深圳晚报 2021-07-16
深晚报道 | 警惕“共享屏幕”骗局!深圳女子下载一屏幕共享App后险些被转走积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年来,App 非法搜集个人隐私的问题引发不少市民关注。而对于家住深圳光明的窦女士来说,她下载的一个 App 不仅搜集她的隐私,还差点盗走她的积蓄。所幸光明警方及时拦截,才避免了财产损失。

事情要从 6 月 17 日说起。当天,窦女士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某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窦女士涉嫌非法集资,需要接受秘密调查。因对方准确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信息,窦女士顿时惊慌失措。随后,窦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一款可共享屏幕的 App 配合 " 调查 "。

另一边,光明公安分局玉塘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得知窦女士正在与诈骗分子通话,于是急忙派民警到现场拦截。当民警找到窦女士时,因全程共享屏幕,窦女士已经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透露给诈骗分子。千钧一发之际,民警立即指导窦女士将卡内的金额转移到其丈夫的卡中,并立即采取了紧急止付措施。由于止付及时,犯罪分子尚未来得及将诈骗到手的钱全部转移,窦女士的 " 钱袋子 " 保住了。

据了解,共享屏幕是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 App 推送的内容。也就是说,下载了该 App 的用户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对方都能看到。此类诈骗中,一旦受害人使用共享屏幕功能,即使诈骗分子不主动询问,也能看到受害人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密码时跳动的字符、收到的验证码等,从而转走受害人卡内资金。

" 真的特别感谢你们,及时帮我追回了这笔钱。"7 月 11 日上午,窦女士带着鲜花和一面印有 " 雷霆反诈 为民解忧 " 的锦旗来到光明公安分局玉塘派出所,感谢民警及时上门劝阻。" 经过此次事件,我再也不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在提高警惕的同时,我也会把这次的亲身经历和街坊邻居们分享,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公安机关组织的反诈宣传活动。"

深圳晚报记者 高灵灵 通讯员 向佳佳

相关标签

微信 深圳 派出所 准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