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1 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钱锺书选唐诗》,受到读者朋友关注。其所据底本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钱锺书先生用《全唐诗》遴选,杨绛先生用毛笔抄录的手稿。这部手稿是数十年来从未对外公布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可供大众品读唐诗的独特选本。2021 年是杨先生诞辰 110 周年(杨绛先生生于 1911 年 7 月 17 日),亦是她去世五周年(2016 年 5 月 25 日)。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她亲手抄录的唐诗手稿,以《杨绛日课全唐诗录》为名出版,表示对她的诚挚纪念。
▲《杨绛日课全唐诗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年 7 月出版
▲ " 全唐诗录 " 九册原稿全貌
从杨绛先生在手稿上标记的日期判断,她的抄录工作始于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结束于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九日。大概从一九八五年开始,她比较有规律地坚持每天抄录一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几乎每天还标记了日期。如果说,经过整理、注释和排印的《钱锺书选唐诗》,主要体现了钱先生选诗的标准(《钱锺书选唐诗》的 " 出版后记 " 中,对钱杨夫妇选诗、录诗的背景有详细的说明,对钱先生选诗的标准和趣味,也做了一定的分析),由杨先生亲手抄录并命名的《杨绛日课全唐诗录》,则展示了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坚持课诗、习书的日常生活。其中有些批语,颇能加深我们对此的印象。
▲《杨绛日课全唐诗录》内页版式
在近八年漫长的时光中,除了近两千首唐诗,杨绛先生在这部手稿上还留下了抄录时间、随想感悟、重要行程等点滴记录,包含着丰富的个人情怀。
《钱锺书选唐诗》的 " 出版后记 " 提到,杨绛先生抄录这部唐诗选手稿的目的,既是为了鼓励钱先生选诗,也是为了自己练字。据中华书局总编辑周绚隆(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为本书撰写了 " 出版后记 ")回忆,杨先生多年来一直坚持写毛笔字,但她并不以成书法家为目的,只是把它当成写作之余的一种个人修行。钱先生和杨先生相互有个约定,即彼此要给对方出的书题签。所以钱锺书先生出的所有书,书名都是杨先生题写的。记得有一次谈到《宋诗选注》的题签,杨先生说 " 选 " 字的捺笔没写好,被钱先生嘲笑说长了个 " 大胖脚 "。
在编辑影印成书时,人文社根据原稿的不同尺寸设计了不同版式,尽量呈现原稿全貌,并按照原稿次序编排为上下两册,同时标记了原稿九册的分册次序。值得一提的是,原稿中使用过的方格稿纸,是杨绛先生部分著作的手稿,其中有《洗澡》和《丙午丁未年纪事》,弥足珍贵。杨先生坚持日课近八年完成这部共九百多页的唐诗手稿,正记录了钱杨夫妇选诗习字、评品书法的一段美好时光,也可能是保存杨先生手泽最多的作品。
特约撰稿 仁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