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下午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宫福清介绍,1950 年 ~1956 年," 七一勋章 " 获得者吴天一在中国医科大学读书期间,一共 38 门功课,27 门满分。
吴天一是我国著名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也是青海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多年在高原的奔波和实验室工作,曾让他全身 14 根骨头断裂,右耳鼓膜前后 4 次破裂,双眼在强烈的紫外线刺激下患白内障 ……
如今,已年过八旬的吴天一,仍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海拔 4500 米以上的高原工作。
64 年前,在平壤志愿军医院工作的吴天一,因防治疫情得力荣立三等功;2021 年,86 岁的他,因开拓我国高原医学事业荣获 " 七一勋章 "!
扎根高原六十载,他常年奔走为牧民群众送健康,每到一个地方就问 " 哪里海拔最高?" 被牧民亲切地称为 " 马背上的好曼巴 "。
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 " 生命的保护神 ",荣获 "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他被誉为野外调查的 " 特种兵 "、征服高峰的 " 攀登者 ",他更是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 " 拓荒者 "。
从事高原医学研究 50 多年,他始终不负党和国家交付的重托。
吴天一曾说:"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唯有扎实的实践和持之以恒的追求,科研之树才会根深叶茂 "。
吴院士的严谨、认真、刻苦,从求学至今一以贯之。
如今,虽已年过八旬,他依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不忘初心,永无止境地开展高原病科学研究。向吴院士学习、致敬!
来源:中国青年报等
编辑:周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