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7-17
深晚报道 | 他以“黑马”的姿态闯进来 “深读诗会”第29期活动探讨戴逢春作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7 月 16 日," 深读诗会 " 第 29 期活动在深圳市文联《特区文学》杂志社文学会客厅举行。本次活动由深读诗会和《特区文学》杂志社主办,深圳市龙岗作家协会承办。到场嘉宾通过朗诵与点评的方式,对主题诗人戴逢春的诗歌创作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深读诗会 " 是深圳诗歌界着力打造的知名文化品牌,由深圳市作协秘书长赵婧与《特区文学》杂志社总编辑朱铁军联合发起。

活动开始,诗人远红和钟晴深情地朗诵了戴逢春的诗。诗人、评论家戴逢春,笔名金不唤,著有诗集《恩賜的非常生活》,评论集《逢春论诗》正在出版中,他现任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龙岗区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圆梦爱心公益促进会副会长,作品在多家报刊发表,并有入选《湖南诗歌 2019 年选》《2019 中国作家网精品文选》等。

戴逢春表示:" 家乡湖南在我骨子里就种下了诗歌种子,因为湖南话里藏着诗歌。他介绍,十里不同音的湖南话在语言表达上感情特别丰富,特别是在副词和形容词的运用上比较夸张,可以使句子充满张力和想象力。为了让大家更感性地领会,戴逢春还现场用长沙话给大家示范朗诵。

戴逢春介绍,他写诗也和自己曾经十多年在洞庭湖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烟波浩渺的的湖面,绿色的芦苇荡,处处是诗情画意。在戴逢春看来,诗歌可以让人们拥有超越世俗的生活,去反思自己,让内心对世界保有敏锐的感受力。他表示,自己要让诗歌变成一种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

现场有两位知名作家兼戴逢春的岳阳籍老乡来助阵,他们是童话《冒险小王子》的作家、诗人、画家周艺文。另一位是当代诗人、小说家、批评家周瑟瑟。两位作家对戴逢春的诗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就湖湘文化对文艺创作者的影响进行了阐释。评论家唐小林也对戴逢春的诗进行了评析。

深圳市龙岗区作协主席,《龙岗文艺》执行主编虞霄说,戴逢春以 " 黑马 " 的姿态闯入,一进入诗歌圈就 " 出手不凡 "。他的处女作《恩赐的非常生活》入选龙岗区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文学丛书,这和戴逢春的骨子里的一股执着、努力、不屈不挠分不开的。

文学硕士、高级编辑刘桂瑶认为,诗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表达体系,从语言节奏到诗句韵律,再到诗歌意象及诗人的思想,要形成统一的表现风格,而戴逢春的诗歌就达到了这种统一。

作家晏娟赏析戴逢春的诗《母亲祭》说,诗歌全篇只字未提 " 思念 ",但却把对母亲的爱 " 润物细无声 " 地流淌在每一行诗里。新锐文学评论家梁卫平说,戴逢春的诗里有对弱者的同情,对美好的歌颂,对未来的思索、对灵魂的拷问,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内心世界执着的信仰与追求。

作家冰凌花认为,戴逢春将对诗歌的认识与思考,书写与困惑等用诗歌的呈现,正是他一次次勇敢的自我剖析。在诗人李国坚看来,戴逢春有湖南人血脉里 "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 " 的精神,故而戴逢春有一种要把诗歌钻研透搞明白的干劲,这也造就了戴逢春在写诗方面极富经验与个性,棱角分明又线条丰富。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相关标签

张力 文学 湖南 小王子 童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