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街头,有这么一道亮丽风景线——她们头戴白色警用头盔,身穿荧黄色反光骑行服,驾驶着大功率警用摩托车行走在道路上,查缉违法车辆,疏导道路拥堵,处置为急救病人开道等形形色色的警情。她们是深圳交警女子铁骑队队员。
作为这支队伍的 " 头儿 ",时春霞从警 13 年来,始终保持着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爱岗精神。先后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深圳 " 十佳交警 " 等荣誉称号立个人三等功,获市局嘉奖。她带领的 " 深圳女子铁骑队 ",也荣获深圳市巾帼文明岗标兵岗及深圳市青年文明号。
从摩托车 " 小白 " 到英姿飒爽的 " 女骑士 "
在很多人的眼中,铁骑队员驾驶摩托车潇洒、帅气,特别是女铁骑,更是英姿飒爽。殊不知,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铁骑队员要经历多少磨练和考验。
2016 年,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率先推出配枪驾驶大功率摩托车武装巡逻的铁骑勤务。为发挥女性柔性执法的特点,深圳交警组建全国首支女子铁骑队,时春霞第一时间报名了。
" 说实话,刚开始我连摩托车的离合器、档位、油门都搞不清楚 ",时春霞自嘲协调性很差,刚投入训练时,由于没有掌握技术要领,她驾驶的摩托车经常熄火。" 扶摩托也是个技术活,车辆这么重,一不注意腰部会拉伤 ",就这样一天下来,她全身酸痛。
" 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时春霞骨子里,有着女铁骑必备的坚韧。她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 " 每天少摔两次车,少熄两次火 "。辛苦的坚持总有回报,不到十天,时春霞就可以从路道开到训练基地了。
短短一个多月,时春霞不仅掌握了摩托车驾驶技能,还提前积累路面驾驶技能。为了练就过硬的技术,带领好队伍,时春霞还会利用休息时间,跟随男铁骑队到路面练习。
在路面驾驶训练中,她带领队伍每天驾驶百余公里,分组带领 10 余名女子铁骑队员进行拉练,逐步提高队员对高速公路、盘山路、市政道路、修路路段、拥堵路段的驾驶技巧,确保女子铁骑按时亮相,上路执勤。
经历了三个多月的严格训练后,2016 年 10 月 1 日,全国首支女子铁骑队正式在路面上执行警务,时春霞也正式成为一名 " 女骑士 "。
巾帼不让须眉,她被同事称为 " 钢铁霞 "
作为一名铁骑,快速疏导拥堵路段、事故坏车警情及时处置、重点违法精准打击、保障市民紧急求助等是时春霞日常的主要任务。" 女铁骑不是一个形象岗,而是实实在在做事的。" 时春霞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拖车、换轮胎,这些看似男生做的事情,女铁骑们撸起袖子就能干。
2017 年 4 月 30 日,时春霞接到指挥中心指令,林场隧道西行入口处有一辆载满乘客的大巴车疑似自燃。" 这辆双层公交车上载有 150 多名乘客,一旦在拥堵的隧道里发生自燃,伤亡将难以估算。" 她不敢有一丝怠慢,立刻带领队员抵达事发点,发现疑似自燃的大巴车因为传送带故障导致冒烟,她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她一边指挥调度其他铁骑尽快协同维护现场交通秩序,另一边疏散现场群众,协调妥善安排后续车辆,组织将受伤的乘客送往医院,确保了大巴车 150 余名乘客的安全。" 我们甚至忘了吃晚饭。" 回来路上,时春霞感慨,如果真发生自燃,后果将不堪设想。令她最感慨的是,队员们面临危险时,没有一个人往后退。
2020 年初,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时春霞第一时间主动向党组织递交请战书,要求加入防疫检查突击队。在疫情防控现场,她带领队员穿梭在罗田、黄鹤、观澜、盐田等条件艰苦的防疫检查点,先后检测车辆和乘客 10 多万次,配合处置发热人员近 200 人,实现了 " 零事故、零投诉、零漏报、零感染、零扩散 " 的工作目标,铸牢了深圳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一道 " 铜墙铁壁 "。
女子铁骑成立至今,时春霞带领铁骑队员先后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焰火晚会、双创周、深圳马拉松等大型活动以及节假日深圳湾景区、仙湖植物园等近百次大型交通保障任务。在一场重大活动保障中,她连续工作 100 多天没有休息,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承担了方案制定、警力调配、指挥调度、值班备勤等多项任务,被战友称为 " 钢铁霞 "。
担任女子铁骑队长以来,时春霞开展铁骑勤务巡逻里程达 8 万余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 2 周。这些年来,她送走了一批批民警、辅警,但自己却始终坚守在执勤一线,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 我坚守在这里,就是希望为把女子铁骑的精神传递下去,为队员树立好榜样,更好地发挥女子铁骑作用,更多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让深圳这张城市‘名片’擦得更亮。" 时春霞说。
深圳晚报记者 高灵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