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有些旋律永远留存在记忆中,有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永远不会遗忘并激励着我们,那些红色的传统、红色的基因更值得我们去继承并发扬。近期,广州的演出舞台将有不少主旋律类型的剧目上演,在这场正能量的启迪中,更能够让观众深切体会到时代的美好,并获得力量继续努力、奋斗。
歌剧《白毛女》:中国第一部新歌剧
演出时间:2021.11.06-07(周六 - 日)19:30
演出地点:广州大剧院 歌剧厅
时长:约 160 分钟(中场休息 15 分钟)
上半场约 105 分钟,下半场约 55 分钟
《白毛女》的故事可以说每个中国人都熟悉,也一直留存在记忆中,从歌剧到电影、京剧以及芭蕾舞剧,以多样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在每个时代都散发着灿烂的光芒。《白毛女》为 7 月至 10 月在广州大剧院举行的 2021 年广州艺术季的闭幕演出歌剧。它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在新秧歌运动中创作出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也是中国民族歌剧的里程碑。在建党百年之际,歌剧《白毛女》入选了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
歌剧《白毛女》中国观众耳熟能详,其中的曲目 " 红头绳 "、" 漫天风雪一片白 "、" 我说、我说 " 许多人也都能唱上一两段。其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喜儿是主人公,是全剧重点表现的反抗型的农民形象,她的性格也有着一个发展的过程,盼望和父亲欢喜过大年的她,涉世未深,是一个天真质朴、对生活热情度颇高的姑娘。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之后,也曾有过自尽的想法,但在遇救之后坚定了反抗的决心,告别父辈的屈辱道路。喜儿的父亲杨白劳与喜儿形成对照,是在地主阶级长期压榨下尚未觉醒的老一辈农民的典型形象。他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心情是低落的,精神也是疲惫的。他的命运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劳动人民不奋起反抗旧制度,非但不能改变苦难的命运,反而会被旧社会所迫害。" 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为纪念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 70 周年,原文化部于 2015 年至 2016 年组织开展了歌剧《白毛女》复排巡演、《白毛女》3D 舞台艺术片拍摄公映和纪念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对于继承优秀传统、弘扬经典作品、引导创作方向、培养艺术新人发挥了积极作用。
《白毛女》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创排。其为中央直属院团中规模最大、艺术门类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艺术剧院,剧院拥有郭兰英(获 " 人民艺术家 " 国家荣誉称号)、乔羽、赵青、刘文金、陈爱莲、吴雁泽、柳石明、徐沛东、山翀等著名艺术家及一大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优秀中青年艺术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剧院创作演出了百余部歌剧舞剧作品,其中,第一部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第一部民族喜歌剧《小二黑结婚》、第一部抒情歌剧《伤逝》、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第一部汉唐舞剧《铜雀伎》均诞生于此。
话剧《战 " 疫 "2020》:记录真实的抗疫故事
演出时间:2021.7.16-07.17(周五 - 六)20:00
演出地点:广东艺术剧院
时长:约 120 分钟(无中场休息)
话剧《战 " 疫 "2020》以纪实的方式,展现了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勇敢向前的战疫之路。《战 " 疫 "2020》已于去年年中首演,有情有义,细腻的舞台表现力受到了观众的大力称赞。它的纪实之处在于是全国第一部邀请援鄂医疗队员参与演出的抗疫题材话剧,七名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援鄂医疗队员,让整部剧更真实,更具有感染力。当时除了普通观众,也有医护人员前来观看,他们感动表示,有着身临其境之感,仿佛回到了曾经战 " 疫 " 的那段时光,尽管辛苦,心中有光与信念支撑的日子。
《战 " 疫 "2020》的一幕幕,来自于真实的,发生在身边的抗疫故事。时间拉回到 2020 年初,武汉医院急诊室人满为患,青年医生郝帅等医护人员忙于抢救病人;郝帅的妻子、武汉某街道办事处书记马雅丽等基层干部劝回了一拨拨赶在封城令生效前出城的民众。同时武汉的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广东省医疗队除夕夜急急吹响集结号,连夜奔赴武汉支援。曾经历 " 非典 " 的丁穗兰再次走上了抗疫第一线,年轻医生纷纷报名支援。两地医生携手抗疫,街道干部也下沉一线,为解决居民的基本生活不遗余力,普通民众留守武汉,互帮互助,每个人都为抗疫付出自己的努力。
话剧《三湾,那一夜》:一个唱不尽的、伟大的夜晚
演出时间:2021 年 10 月 11-12 日(周一 - 二)19:30
演出地点:广州大剧院 歌剧厅
时长: 120 分钟(无中场休息)
《三湾,那一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以高度凝练的戏剧形式再现三湾改编这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用新颖的现代视角复现了创业之初的共产党人艰辛曲折的成长和砥砺奋发的精神,通过插叙的手法使剧情扣人心弦,塑造了一群年轻热血、充满革命激情的共产党员形象。剧情取材于 1927 年 9 月 29 日晚至 30 日凌晨,以毛泽东同志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 " 三湾改编 " 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聚焦于三湾那一夜决定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会议。
《三湾,那一夜》由曾荣获 " 五个一工程 " 奖、" 文华奖 " 的王宝社任编剧、艺术指导,殷弘毅任导演,史军亮、林彦华任舞美设计,王瑞国任灯光设计,曾荣获文化部优秀表演奖,电影、电视剧作品奖及 " 五个一工程 " 奖的王晖主演。剧组在创排期间曾远赴到江西永新县三湾村等地,踏寻革命先辈足迹,重温三湾改编历史。自 2019 年 1 月首演以来,已演出 40 余场,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国际艺术节。2021 年,该剧获得了第 24 届曹禺剧本奖,以及上海 ? 静安现代戏剧谷 " 壹戏剧大赏 " 年度最佳编剧奖。
编剧王宝社回忆创作过程,感言 " 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寻找与追问的行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与礼赞。" 他表示," 在寻找与追问中,我仿佛触摸到红色革命的初心;看到上下五千年从未有过的军队的诞生过程——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奠基仪式;我的灵魂仿佛沐浴在红色初心的光晕中,我想歌唱,想倾诉,想告诉人们;三湾,那一夜,对于历史和未来,都将是一个唱不尽的夜晚,一个伟大的夜晚 ……"
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红色情怀的延续
演出时间:2021 年 9 月 7-8 日(周二 - 三)19:30
演出地点:广州大剧院 歌剧厅
时长:120 分钟(含中场休息 15 分钟)
2018 年,在改革开放 40 年之际,上海芭蕾舞团创排了原创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故事从已经成年的红军战士潘冬子(吴虎生饰)的视角徐徐展开,行军路上的种种与儿时的记忆相交织,令潘冬子更加坚定了信仰,为救起更多的母亲、守护更多的家庭而英勇奋战到底,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红色情怀的延续。
这是一部中国人心中永远的荧幕经典,也是上海芭蕾舞团继《白毛女》后又一部大型革命题材芭蕾舞剧。舞剧中保留了《红星歌》《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经典乐段。服饰、舞美、灯光设计则以中国江西的地域元素,与芭蕾舞诗意而浪漫的表达形式相融合,创造出唯美的独特的艺术语汇。
值得一提的是,历经四十年,上海芭蕾舞团从《白毛女》起步,到如今拥有了《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睡美人》等世界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闪闪的红星》《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样年华》等保留剧目,形成了上海芭蕾舞团优雅细腻、博采众长的 " 海派艺术风格 "。
舞剧《醒 · 狮》:反应南粤儿女勇于抗争的精神
演出时间:2021 年 8 月 17-18 日(周二 - 三)20:00
演出地点:广东艺术剧院
时长:120 分钟(含中场休息 15 分钟)
《醒 · 狮》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为故事背景,通过讲述两位舞狮少年阿醒、龙少面对爱恨情仇、家国大义等不同人生抉择时的自我觉醒与蜕变,反映大时代风云中南粤儿女勇于抗争的精神。
醒狮对于中国人并不陌生,广东人则更为熟悉。作为中华传统狮舞的一脉,南狮因威武醒目而被称之为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集大成者,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起舞,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此次主演阵容强大,依力凡 · 吾买尔饰演龙少,广州歌舞剧院首席舞蹈演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湖南卫视《舞蹈风暴》第二季人气选手。庞冠宇饰演阿醒,同样也是广州歌舞剧院首席演员,作品入围中国舞蹈 " 荷花奖 " 现当代舞组终评、" 首尔国际舞蹈比赛 " 决赛。
京剧《红色百年京剧演唱会》:戏曲盛宴回首峥嵘岁月
演出时间:8 月 22 日(周五)19:30
演出地点:佛山大剧院
红色京剧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群众性艺术活动,时至今日,也诞生了诸多经典之作。而在今夏的 8 月,你将看到的是一场红色京剧的荟萃,包括《红灯记》《沙家浜》《江姐》《智取威虎山》等等。而演出者,正是由于魁智、李胜素领衔的国家京剧院一团优秀京剧演员共同呈献。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中国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 " 四个一批 " 人才。扮相雍容华贵、天赋极佳的李胜素,为中国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国家京剧院党委委员、一团团长。一位是观众心目中 " 最具影响力的老生演员,一位是戏迷眼里 " 当今梅派青衣的代表人物 ",将为观众带来一场戏曲的盛宴,在熟悉旋律中回望峥嵘岁月。
采写:新快报记者 聂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