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7 月 22 日,大暑来喽 ~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 7 月 22 日、23 日之间,太阳到达黄历 120°,是大暑节气。与小暑一样,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而大暑表示天气炎热至极。
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开启"上蒸下煮"的高温烘烤时期,人们常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前后,衣裳溻透",这也是说大暑天炎热的程度。
网络配图
今年大暑恰好在中伏的第二天交节到中伏的第十八天结束,所以,今年的中伏比较特殊,是中伏包大暑的年份。
那么俗语"中伏包大暑,酷热四十五"又如何理解呢?有何道理?
"中伏包大暑,酷热四十五"按字面意思是说:如果大暑节气交节和结束都在整个中伏里,那么这个三伏天会非常热,立秋后"秋老虎"也会发威,热度不减,(其中 45 天是概数,表示时间长的意思),其语意告诫人们,如果一年出现中伏包大暑,那么随后的天气会持续高温,酷热难熬,而且持续时间长,预示人们要早做防暑的准备工作。
网络配图
" 大暑 " 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 " 防暑 " 和 " 祛湿 "。
由于天气炎热潮湿、日长夜短,人的体能消耗大,往往会出现身体不适等 " 苦夏 " 症状,因此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同时注意室内降温、补充水分、劳逸结合;一日三餐应选择清热祛暑、健脾利湿、养阴益气,以及蛋白质丰富、含 B 族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绿豆、冬瓜、番茄、黄瓜、西瓜、胡萝卜、山药等。
综合 百度百科 新浪网 大江晚报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陈云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