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腰痛、腹痛 2 个月,连路都走不了,一查竟是腹部主动脉瘤。更意外的是,动脉瘤旁边还出现腰椎结核感染,二者相互威胁,让 65 岁的黄先生苦不堪言。不管先行哪个手术都面临巨大风险,心血管内科与骨科多次会诊后决定先 " 消核 ",清病灶、稳脊椎,手术过程精密复杂,最终成功 " 避弹消核 "。
困局:腰椎结核旁就是腹主动脉瘤,有破裂风险
广东祈福医院骨科中心骨二病区刘铖主任带领团队迎难而上,
说起近几个月的经历,黄先生苦不堪言。今年 2 月起他陆续出现腹痛、腰痛症状,起初还以为是普通腰椎间盘突出,到广东祈福医院一查,竟是腹部主动脉瘤,随时有破裂大出血的风险,须及时行介入手术。然而,CT 检查同时发现,紧挨着腹主动脉瘤的腰 4/5 椎体及椎间隙感染破坏,感染不控制将会造成腹主动脉瘤介入手术的失败。
骨结核清除手术需从前方自腹腔进入,将腹腔脏器、病灶节段前方的髂血管等分离后方可显露病灶节段,再清除结核病灶。这样腹部主动脉瘤在手术过程中的破裂风险极高,一旦破裂,主动脉出血将会如同洪水决堤,后果不堪设想。" 医生告诉我检查结果时,我头都大了,瘤子和骨结核为邻,相互威胁,不管先做哪个手术风险都很大。" 黄先生的病情一时陷入困局。
解围:心血管、骨科多次会诊,成功 " 避弹消核 "
面对困局,医院心血管内科与骨科多次会诊,针对检查结果反复研究,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仔细推敲后,精心设计出治疗方案:先用药物维持腹主动脉瘤的稳定,再采取后路腰椎椎体结核清除术,为下一步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提供保障。
手术过程中,骨二科主任刘铖、主任医师曾凯生带领赵雄等医师团队精密协作,从黄先生背部进入,精准定位出结核的位置、范围,仔细清除骨结核中的脓液、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及干酪样物质,保留健康组织。此外,为最大限度恢复脊柱的稳定性,骨科团队还对黄先生进行了椎间钛笼支撑植骨 + 钉棒内固定 + 椎管减压术。整个手术过程复杂精细,还要避免触及旁边的 " 定时炸弹 " 腹部主动脉瘤,这对医生的专业技术要求极高,但在团队的精心协作下,整场手术均未触及动脉瘤,取得圆满成功。
一周后黄先生便可下地行走,出院时他心情不错:" 我的腹部瘤是良性的,现在骨结核治好了,等过些天回来做完瘤子介入手术,我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遇到这么专业的医生团队我太幸运了!"
据了解,广东祈福医院骨科中心一直致力于学科发展,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多次成功开展腰椎椎管狭窄症双侧开窗减压或椎管成型术、髓外脊柱肿瘤切除与内固定术、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或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的椎体成形术、腰椎非融合固定术等。此次完成的腹部主动脉瘤合并腰椎结核手术,是科室技术实力的再次彰显。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张佳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