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丨湖北 2021-07-20
谁纵容了“天价片酬”? 《倩女幽魂》前高管再揭内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明星郑爽 " 天价片酬 " 涉嫌偷税漏税的调查终将水落石出。

相比税务机关的调查,证券监管机构对这场隐秘违规的质疑更直接。早在 5 月底,深圳证券交易所就向《倩女幽魂》投资方、上市公司 ST 北文(000802,SZ;昨日收盘价 5.05 元)公开发出质问。

投资者和监管方都希望 ST 北文能回答:上市公司是否明知故犯纵容 " 天价片酬 "?是否为了规避监管,把片酬成本 " 包装 " 成为股权投资?而这背后又是否存在上市公司内控混乱、信息披露违规等行为?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倩女幽魂》项目原负责人娄晓曦(原北京文化副董事长、2020 年实名举报北京文化财务造假)处获取了该剧的财务资料。一份有着相关方签字的文件显示,在郑爽戏份杀青之际的 2019 年 8 月,已实际支出超 1.89 亿元的演员劳务,演员劳务预算金额 2.12 亿元。" 这其中,郑爽是最大的咖位,其他的演员片酬加起来也就 3000 万元左右 "。

" 这是剧组报给北京文化的工作账目单,所以北京文化对郑爽的片酬不会不知情。" 娄晓曦认为,他掌握的剧组财务信息再加上张恒提供的证据,北京文化 " 名为增资、实为演员成本 " 一事已得到印证。

7 月初,有投资者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问,公司何时回复问询函?" 请勿说官话套话,给个最迟期限。"ST 北文董秘的回复仍是 " 尽快 "。此次,ST 北文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娄晓曦的爆料缺乏事实依据,公司不作回应。

实为成本:早早定下的违规天价片酬

2018 年初,在制片人杜月的介绍下,北京文化全资子公司世纪伙伴接触到了《倩女幽魂》项目,而娄晓曦当时正担任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

《倩女幽魂》的操盘手,是曾为海润影视数部影视剧担任制片人的周征源。周征源出项目,上市公司出钱,一起把这部剧做了起来。

从世纪伙伴成为《倩女幽魂》的出品方起,娄晓曦开始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包含演员片酬在内的所有项目预算,都以周征源报给娄晓曦,娄晓曦报给北京文化,北京文化审批通过后再执行的流程进行。

娄晓曦记得,2018 年初,周征源就向他报过一次演员片酬,当时计划给女一郑爽(或同级别演员)的片酬预算是 1.5 亿元(税后),男一号的预算则原定为 1.2 亿元(税后)," 就为了郑爽这钱,后来把男一号就给他撇了,男一号最后完成的合同是 1800 万元。"

娄晓曦向记者提供的《倩女幽魂》制作预算表显示,该剧剧本 50 集,完成片 60 集;角色聂小倩的饰演者为 " 郑爽同级别 ",价格 1.5 亿元,税率 9%,小计 1.63 亿元。

2018 年 2 月 28 日,世纪伙伴分别和郑爽名下两家公司九江羊群效应影视文化工作室、九江酷酷熊影视文化工作室签下两份演员合同,片酬均为 7500 万元,总计 1.5 亿元。2018 年 3 月底,娄晓曦与宋歌不欢而散,离职北京文化。

《倩女幽魂》项目由周征源继续推进,就在商定下 1.5 亿元片酬后不到半年,限薪令出台。当年 6~8 月,国家五部门重拳整治明星片酬畸高现象,三大视频网站与六大影视制作公司进一步规定,演员一部作品的总片酬(含税)不得超过 5000 万元。

在娄晓曦看来,新规出了后,《倩女幽魂》项目变了一种方式绕过规定,在 2019 年 4 月郑爽进组拍摄后,依旧让郑爽拿到了这笔天价片酬。

根据娄晓曦出示的《倩女幽魂》项目预算执行表(7 月 15 日):整个项目的预算总计为 3.52 亿元,其中演员劳务部分的预算金额为 2.12 亿元。这份预算表,得到了当时的制片主任、执行制片人以及财务审核的签字,落款日期为 2019 年 7 月 16 日。

" 预算里边 2.12 亿元是演员(劳务),男一号是 1200 万元,剩下那 2000 万元左右包括所有(除郑爽外)的演员。" 娄晓曦说。

除此之外,在《倩女幽魂》项目预算执行表中,甚至分出了 " 签署合同金额 "" 合同已付金额 " 和 " 实际支出金额 " 等部分,且演员劳务部分的差额并不小,2019 年 7 月 15 日,演员劳务的签署合同金额为 2076 万元,合同已付金额为 1528 万元,而实际支出金额则达到了 1.41 亿元,超出签署合同金额 1.2 亿元。

签署的片酬合同才 2000 多万元,哪里来的支出片酬 1.41 亿元?合同金额与实际支出金额的巨大差额如何解释?

" 这个预算是得到了北京文化认可的,否则不可能这么报。" 娄晓曦认为这能够从侧面说明北京文化为了支付郑爽天价片酬而进行了 " 名为增资,实为演员成本 " 的违规操作。

郑爽戏份杀青之际的 8 月,《倩女幽魂》执行预算表中已实际支出 1.89 亿元的演员劳务,演员劳务预算金额 2.12 亿元,项目预计在杀青前还有 3300 万元。" 郑爽一共进剧组 77 天,8 月离开剧组。一般拍戏都是先把主角戏抢完了,然后主角一走再开始拍别的戏,所以把她的片酬结清后,剧组待支付的片酬就很少了。" 娄晓曦解释。

名为增资:郑爽母亲突击成立科技公司

限薪令之下,总计 1.6 亿元的片酬是如何流向郑爽的?结合张恒披露的证据,一张完整的拼图浮现出来。

张恒微博爆料显示,2019 年 4 月郑爽进组后,《倩女幽魂》剧方与郑爽约定的 1.6 亿元片酬,分两步通过阴阳合同的方式,拆分成了 4800 万元的片酬和 1.12 亿元的增资款。其中 4800 万元,是郑爽个人与世纪伙伴签订演员聘用合同,而剩下的 1.12 元则是以 " 增资 " 的名义支付。

记者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获悉,就在郑爽进组前一个月的 2019 年 3 月,郑爽母亲刘艳出资成立了上海晶焰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8000 万元,郑爽母亲是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也是唯一实际股东,张丽敏为名义出资人。林慧艳、张丽敏分别持有上海晶焰沙科技 40%、30% 的股份。

2019 年 4 月,郑爽进组开始了《倩女幽魂》的拍摄。

娄晓曦提供的演员权益转让合同显示,2019 年 5 月,世纪伙伴就把其与郑爽签订的演员合同项下的全部权利转让给了制片人周征源名下的的天津嘉煊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转让协议生效后,由天津嘉煊按约向女一支付酬金。

随后,杜月和周征源作为《倩女幽魂》的核心制片人,代表世纪伙伴重新与郑爽签了 77 天的演员片酬合同,片酬降到了 4800 万元。

又过了一个月,郑爽母亲出资成立的这家科技公司拿到一笔增资款。2019 年 6 月 16 日,浙江唯众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与上海晶焰沙签订了总计 1.12 亿元的增资协议。

浙江唯众这家公司 2016 年成立,注册资本 1000 万元,实控人是杜新方。

凤凰网财经 2021 年 5 月报道称,杜新方曾表示浙江唯众确实是其名下公司,而且的确知悉在 2019 年时曾有这笔款项的存在。但对于收款方上海晶焰沙的股东情况及公司背景,以及这家公司与郑爽母亲的关系,杜新方则表示 " 不清楚 ",并解释称 " 具体的情况都是‘他们’处理的 "," 具体的一般都是‘他们’办 "。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拨打浙江唯众在工商注册登记的手机号,对方称杜新方已经换号。

浙江唯众和杜新方从哪里拿出 1.12 亿元不得而知,不过双方签订增资协议的第二天,浙江唯众就向上海晶焰沙转出了第一笔投资款 500 万元。

2019 年 8 月 2 日起,陆续有郑爽粉丝在微博祝贺郑爽杀青,而就在前一天,浙江唯众也转出了给上海晶焰沙的最后一笔 700 万元投资款。

张恒晒出的银行流水显示,郑爽杀青不到一周,上海晶焰沙从 8 月 6 日起,陆续给公司法定代表人林慧艳个人账户以 " 借款 " 名义转出资金,仅 8 月 6 日、7 日两天就转出 14 笔总计 400 万元 " 借款 "。2021 年 3 月,郑爽代孕事件曝光后,张丽敏、惠敏、林慧艳退出了上海晶焰沙科技的股东名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拨打工商注册登记的手机号,欲询问林慧艳资金流向、与郑爽的关系等问题,但电话未获接听。

娄晓曦则质疑,浙江唯众是《倩女幽魂》制片人之一周征源关联人的公司。对此,记者致电周征源,对方回应称:" 不知道这件事。",随后挂断了电话。《倩女幽魂》的另一制片人杜月则表示:" 没有什么要回应的,清者自清。"

自食苦果:ST 北文涉嫌信息披露违规

" 如果制片公司投资了科技公司没有报告北京文化,就叫诈骗。如果报了北京文化,北京文化未公告,那就是信披违规。" 娄晓曦认为。

此外,从 " 天价片酬 " 到 " 阴阳合同 ",北京文化很难以不知情搪塞,不作任何信息披露。

关于《倩女幽魂》项目,北京文化的公告甚少,在 2018 年年报中提到,《倩女幽魂》已为北京文化带来了 3.58 亿元收入。不过,这笔收入最终也并未落定。

2018 年,世纪伙伴曾计划将《倩女幽魂》40% 的投资收益权作价 3.8 亿元(税前),转让给雅格特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格特),由于后续雅格特未按约定履行付款义务,《倩女》项目依旧在世纪伙伴手中。

郑爽代孕事件后,北京文化在 2020 年度业绩预告称," 主要项目包括由公司投资制作的古装电视剧,受主要演员社会舆论事件影响,该剧能否播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文中提到的 " 主要项目 " 很有可能指的是《倩女幽魂》。

《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曾报道,当初卖剧签合同时有 " 不可抗力条款 ",其中一条为:因国家法律、法规等因素,内容无法正常播出的,世纪伙伴要将平台方支付的全部费用退还,平台方剩余未支付的费用不再支付。

2020 年 2 月,北京文化以 4800 万元的交易对价,将世纪伙伴卖出。不过,当时将世纪伙伴匆匆卖出时,并不包含《倩女幽魂》项目,在卖掉世纪伙伴之前,《倩女幽魂》已经从世纪伙伴转到了北京文化名下。

这也意味着,如今《倩女幽魂》大概率无法播出,随之带来的损失,也将由北京文化来承担。

北京文化在 2016 年收购世纪伙伴时,双方曾签订对赌协议,世纪伙伴承诺在 2014~2017 年,完成净利润不低于 9000 万元、1.1 亿元、1.35 亿元以及 1.5 亿元的目标。从北京文化的年报来看,在对赌期间,世纪伙伴每年都压线完成了任务。

不过从 2019 年起,世纪伙伴由盈转亏,巨亏 6.3 亿元,而北京文化的亏损也达到 23 亿元。

前有该公司前高管娄晓曦实名举报董事长等人财务造假,后有投拍的郑爽大戏《倩女幽魂》爆雷,现在这家没有实控人的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还在联手与现任董事会掰手腕争夺控制权 ……

作为《战狼 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诸多爆款背后的出品方,北京文化一度被称为影视行业的 " 爆款制造机 ",但一个接一个混乱的财务问题之下,北京文化一边产出爆款一边面临风暴,最终把自己推向退市边缘。

就上述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电话、短信形式联系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求证,均未获回复。

记者手记:天价片酬背后是股民买单

影视行业若无法彻底取缔天价片酬,一味追 " 流量 ",就将始终戴着镣铐艰难前行。

当初," 限薪令 " 出台时,几大视频网站纷纷响应,但几乎同一时间," 倩女幽魂 " 的相关方一番腾挪,又轻松绕过了规定。

如果将明星视为一种商品,其价格由价值决定,又受供求关系影响,那么影视公司开出的天价片酬就是其在市场中价值的体现。按照市场规律,影视公司应当能够从明星身上赚回足够多的利润,形成一个盈利闭环。但事实是,一方面,天价片酬在不断挤压制作费等费用,另一方面,从影视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来看,大多影视公司都还陷在亏损泥潭中。

北京文化 2019 年巨亏 23.05 亿元,2020 年又亏损 7.67 亿元,最终在 2020 年,因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 2020 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有否定意见而被 "ST"。

目前,公司股价相比其 2015 年 6 月高点时的 42.71 元 / 股,已跌去逾 80%。因各种丑闻股价暴跌背后,最受伤害的依旧是被深套的中小散户,若 ST 北文最终退市,他们将何去何从?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