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9 日,罗湖区东湖街道东乐社区长者饭堂因疫情防控需要短暂关闭后再次开放。中午 11 点开始,老人们喜笑颜开排起了队伍,吃饭、聊天、热情交流,幸福感和获得感十足。
短暂关闭的时间里,东乐社区整修了饭堂漏水等小问题,系列 " 暮年童伴 " 的老人 + 青少年为参加主体的暑期活动也经过一段时间筹备,在非就餐时间,从 7 月 20 日开始陆续在这里开展。
从 2017 年起深入调研长者助餐需求,撰写调查报告推进至今,历时 4 年,东乐社区长者饭堂在党建引领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断升级,成为深圳首家集行政服务、就餐、教育、娱乐于一体的老年综合服务中心。
在推进 " 老有颐养 " 道路上,东乐社区党委做出 " 牺牲 ",让出宽敞的 200 多平米办公室,20 多名社区工作人员整体搬迁至更为狭窄、没有阳光的小区架空层办公;严控食品安全风险,食品许可证上负责人一栏写上了社区党委书记刘芳的名字;不断问需于民,提升优质服务,把老人们就餐意见和管理意见一一落实,推动相关活动与长者群体联动。
小小一餐饭,暖胃又暖心,让长者走出家门,乐享社区氛围,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东乐社区老年综合服务中心激发了社区活力 , 党建引领居民推进基层治理 , 该创新举措堪称推进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两者融合的深圳样板。
问需于民 联系多方推进长者助餐服务
早在 2017 年,罗湖区东乐社区党委书记刘芳就敏锐发现,东乐社区里,尤其在老旧小区东乐花园,有很多老人跟她聊天的时候都会说起自己需要有个放心的就餐地,推进长者饭堂成为越来越迫切的 " 必需品 "。
在东乐社区党委推动下,东乐党群服务中心组织社工和网格员一起,展开了一系列调查,他们了解到,这个社区里,有老人为就餐坐地铁到福田某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有老人经常叫在北京上班的孙女在网上帮忙叫外卖,还有的老两口跟子女住同一个小区不同的房子,子女也忙,他们总说不想去子女家吃饭,就希望有个社区食堂不给子女添麻烦。
从 2018 年 3 月起,东乐社区党委抽样对社区 1000 多名老人需求进行 " 一对一 " 调研,采取上门和访谈,以及组织 100 对亲子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充分问需,并在汇总分析后形成了关于成立长者饭堂的调研报告。相关报告显示:东乐社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达 3811 人,占社区人口 10.4%,41.98% 的老人有就餐意愿。
鉴于 2019 年之前,深圳各个区的长者助餐服务方案还未出台,罗湖区民政局相关人员表示,他们正按照深圳市的统一部署,携手区财政、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谋划,推进长者食堂工作。
勇于担当:社区党委让出了办公室
政策还不明晰,但居民需求旺盛,东乐社区党委还是进行了系列谋划。他们积极联系和协调上级部门、开发商、物业等单位,寻找合适场地,最终在附近的百仕达东郡选定了半下沉架空层做了新的社区工作站办公室,让出了原来在东乐花园内核心地带、地处一楼的 200 平方米的办公室。
搬迁到其他小区,这意味着东乐社区党委办公室面积缩小到 150 平方米左右,书记、副书记、副站长都将不再有独立办公室。但社区党委几位负责人二话没说,积极推动搬迁事宜。
东乐社区党委还先后召开四次座谈会,召集近百社区老人集思广益,讨论筹建长者饭堂细节。2019 年底,东乐社区长者饭堂进入筹备运营,周边加装了诸多无障碍设施,但受疫情防控影响只能暂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东乐社区党委集体不懈努力下,2020 年 12 月 21 日冬至这天,东乐社区长者饭堂的升级版——东乐社区长者服务中心开始了试运营。
当天,东乐社区党委搭建平台,到场的多家爱心企业慷慨守护老人,相关企业为长者食堂做了内部美化,清理了长者食堂周边环境。八马茶叶与东乐社区党委签约,免费为东乐社区长者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一年茶叶。东乐社区 " 一对一 " 挂点联系单位深圳市水务局为东乐社区长者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了汤圆和 180 份慰问品。还有首脑美发中心每月为老人们提供义剪,卫健部门提供义诊,社会组织提供的各种教育娱乐活动。
一时间,东乐社区里沸腾了,盼望多年的长者饭堂终于开放了,还成了升级版——老年综合服务中心。
在试运营首日中午,老人们在早就加入的 " 东乐社区点餐群 " 刷屏了,点赞声不绝于耳,甚至社区老人高女士直言 " 这是办好事、办实事,我给社区党委点 100 个赞 "。
老人们提前办卡,当天中午就刷卡 18 元就购买了热腾腾的午餐,包括椒盐虾、腐竹烧肉、人参乌鸡汤等,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十足,老人们吃得喜笑颜开。深户 70 岁以上长者就餐还能补贴 5 元,其他特殊老人就餐还有相关补助。
乐于参与:党建引领下释放居民自治新活力 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试运营之后的 2021 年 1 月 5 日,东乐社区党委邀请老人们参加饭堂配餐公司遴选商讨会,开业时试运营的三家有资质的餐厅到场阐述自己的优势和运营方向,曾经参与就餐的 66 位社区老人到场,每人拿到了一张 " 特殊的选票 "。
经过过激烈的讨论和交流,最终收回有效票 65 票,深圳市彤心佳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 10 票优势当选为东乐社区长者饭堂配餐公司。
老人投票选出了这家他们认为 " 质量高于快餐店、价格低于快餐店 " 的供餐商,签订一年合同。
选定供餐商不是结束,原本,供餐商从位于笋岗的中央厨房做好餐点,以盒饭形式配送到东乐社区,不少老人提议改为就餐体验感更好的现场分餐。按照规定,现场分餐需要办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 " 食品经营许可证 "。
在办理这个证件的道路上,又出现了小插曲。鉴于仅仅才一年合同,供餐商不愿意成为 " 食品经营许可证 " 上面的法人代表(负责人)。几经商谈和请示上级,东乐社区党委书记刘芳的名字最终出现在东乐社区长者饭堂的 " 食品经营许可证 " 的法人代表(负责人)一栏。
" 说实话,我咨询了很多法律方面专家,都告诉我当这个负责人风险极大,但是长者饭堂走到这里,如果没有人来担当一下这个风险,长者饭堂就此停滞不前,老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就太遗憾了,只有我站出来了。" 刘芳坦言。
就餐老人频频点赞社区党委的暖心行动,也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刘芳带领社区党委委员也积极构思如何更好服务社区长者,如何有效开展长者饭堂的各项工作,同时也借此深入推动居民自治作用,他们想到了推动 " 长者饭堂管理委员会 " 这一创新举措。
东乐社区党委多次召开居民恳谈会、支委座谈会,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严格把关管委会候选人,做细做强制度分工。
4 月 21 日下午,东乐社区长者饭堂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由长者代表、两委成员、义工、居民议事代表等 15 人组成的 " 长者饭堂管理委员会 " 宣布成立。
管理范围细化为就餐意见收集组、物资监管组、义工代表组等,每个小组具体的人员分工在会上讨论并且明确下来,社区党委同时还补充了管委会激励机制等,一条条制度经过讨论并上墙。
居民点赞:爱心温暖传递 构建了党群 " 鱼水情 "
至此,东乐社区长者饭堂又升级成了一个堪比 " 机关食堂 " 的所在,在社区党员们的努力下,环境布置温馨;在义工的引导下,就餐秩序井然,垃圾分类做得规范;每周固定一个下午,义工还会集结,对食堂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让老人吃得放心。每次开放,东乐社区老人综合服务中心每天就餐及活动的老人都超过 100 人。
同时,长者饭堂还给义工们提供一定优待,由深圳慈善会 • 东乐社区公益基金会出资,义工服务 8 小时即可免费就餐一次,推动义工引导服务和清洁服务长期化。后来东乐长者饭堂旁边新建了罗小湖 e 站,有需求的快递小哥也被优待在此就餐。
爱心持续温暖传递。东乐辖区企业快递站站长及时送来雨棚,为前来用餐的居民撑起一片爱的 " 保护伞 "。附近社区的周叔,几乎每天都来这里用餐,他还代为行动不便的李阿姨打包饭菜。4 月 27 日上午,冒着大雨,周叔陪着李阿姨辗转来到长者饭堂,送上工笔画《幸福生活》,以感谢社区党委对其的关怀、关爱,构建了党群 " 鱼水情 "。
现今,东乐社区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更为完善,走进去,这里逐步增加了行政办公、老年大学、活动举办等功能,划分出包括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按摩休闲等在内的功能区。
7 月 20 日起,东乐社区党委推动下的暑期活动也在这里揭晓," 暮年童伴 " 主题的丰富活动,将链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共同需求,在非就餐时间举办智能手机学习、年代游戏体验、园艺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大小活动,让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走出寂寞孤独,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落到实处。
正所谓:群众参与有动力、社区治理有活力。
近四年来,围绕长者饭堂的建设,罗湖区东湖街道东乐社区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领导力,增强基层服务力,多方创新,将长者饭堂升级为更多功能的老人综合服务中心,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持续打通居民参与社区实事的快捷通道,推动了社区治理健康发展,提高了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让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深刻内涵深化拓展。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 文 通讯员 王新月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