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1-07-21
湿地公园内红外监测相机被相继破坏,影像还原“作案”现场!它们身份真不简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ZAKER 哈尔滨记者 王铁军

近日,大兴安岭松岭林业局砍都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内发生红外监测相机遭到 " 破坏 " 事件," 捣蛋鬼 " 竟是一只体型健硕、样子呆萌的 " 大猫 ",还有一个 " 大块头 " 也对相机产生了兴趣,用鼻子一个劲儿地嗅镜头。经鉴定," 作案 " 的可都是 " 国宝 "。

几天前,位于大兴安岭的 " 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 " 山上布设的红外监测相机掉落在地上,好在相机并没有损坏。起初,监测员以为是架设相机时没有绑牢固,可当他将这部相机带回单位查看影像资料时,竟然意外发现了 " 破坏 " 相机的是一只萌萌的 " 捣蛋鬼 "。

据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监测相机拍到的画面显示,6 月 11 日 19 时左右,一只体态匀称的 " 大猫 " 出现在镜头前,可能是被相机上残留的气味或者相机上的辅助光亮所吸引," 小家伙 " 兴奋地跑到镜头前面,用爪子拍打起相机来,一下、两下、三下 …… 接二连三地拍打下,最终将固定在树上的相机打了下来,然后它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扬长而去。

经专家辨认,这只淘气的 " 破坏者 " 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这片湿地公园内,还有一个 " 大块头 " 也对红外相机产生了好奇,不过人家的方式可 " 温柔 " 多了。凌晨两点,在监测点位上,这个不怕镜头的 " 大家伙 " 缓缓走向镜头,还用鼻子使劲儿地嗅着 …… 通过抓拍画面判断,这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驼鹿。

驼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主要栖息于原始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在中国它们仅分布在大兴安岭及小兴安岭北部,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驼鹿的饭量很大,每天要吃掉 20 多公斤的植物,和牛一样进食后须反刍,为了适应严酷的寒带环境,进化出了许多高超的生存本领,除了眼睛近视外,驼鹿的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且动作相当灵活,能够在积雪 60 厘米深的地上自由活动,并可以以 55 公里的时速一口气跑上几个小时。

这是当地首次成功拍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驼鹿的影像画面,也是首次拍到野生动物 " 破坏 " 红外相机的视频,这充分说明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生态环境逐渐向好,野生动物种类和种群数量在逐年递增。

视频及截图提供 大兴安岭松岭林业局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张颖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标签

破坏者 林中 湿地公园 生态环境 林业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