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官方把荣耀 50 系列定义为 " 美学旗舰 ",这个词暗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 " 美学 " ——外观设计有自己的风格和审美;" 旗舰 " ——性能适足,自如应对大部分使用场景。
我们不妨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看荣耀 50 Pro 完成得如何。
荣耀 50 Pro 最具标志性的一点是采用了后置双圆环 + 戒环设计的镜头模组。
后背为玻璃背板,采用了钻彩工艺。我们手上的是一台夏日琥珀配色,整体色调有种透明感,并且在不同光线下可以呈现不同的色彩,带有一种抽象美。唯一的不足是容易沾染指纹。
整机重量 187g,重量分布比较均匀,厚度 8.05mm,加上 75° 的曲面屏,在轻薄和握持感上取到了不错的平衡点。采用了顶部与左右边框等宽的窄边框设计,厚度仅为 1.31mm,正面观看基本感觉不到边框的存在。
但相比屏幕,边框还是略微突出,在两者之间的过渡上表现一般。此外,机身的四个边角采用了对称式的 2.5D 微弧设计,观感和握持感都不错。
手机前摄为左上角药丸型双挖孔,机身底部配置了单扬声器,顶部 0.35mm 微缝听筒,但没有 3.5mm 耳机接口。
屏幕方面,采用了京东方的 6.72 英寸 OLED 屏。由于使用了高曲率的曲面屏,屏幕两侧的绿边也是不可避免出现。屏幕最高支持 120Hz 刷新率以及 300Hz 的触控采样率,实际体验也属常规水平。支持屏下指纹解锁,位置相对靠下,需要花点时间习惯。
在电池方面,荣耀 50 Pro 采用了 4000mAh 电池,支持有线最高 100W 快充,并标配 100W 充电器,充电过程中发热控制得不错。稍显遗憾的是没有无线快充。
系统依旧采用了荣耀的 MagicUI,没有太大的版本更新。至于荣耀独立后发布的机型日后是否会升级鸿蒙,荣耀总裁赵明表示会持续关注。
荣耀 50 Pro 首发搭载了骁龙 778G 芯片,并且适配了荣耀自家的 GPU Turbo X 技术。当然,它也继承了过去在华为、荣耀上的优异表现。
骁龙 778G 作为台积电代工 6nm 芯片,采用了和骁龙 780G 相同的 CPU 架构 "1+3+4",官方称比骁龙 768G 的 2+6 设计提升 40% 的性能。
荣耀 50 Pro 首发搭载骁龙 778G 处理器,并手机搭载了 Z 轴的线性马达,网络优化方面采用了 LINK Turbo 功能,通过网络智能切换功能,保证游戏过程中的流畅体验。
为了印证 778G 的优化能力,我们选取了三台搭载骁龙 870、888 芯片的旗舰作为对比,分别为黑鲨 4、黑鲨 4 Pro 以及魅族 18 Pro。但在《王者荣耀》上三台均采用了 90Hz 的配置,不同于荣耀 50 Pro 的 60Hz 选项。
游戏运行过程中荣耀 50 Pro 基本满帧(测试时为 60 帧)运行,即使是团战也能轻松驾驭,机身温度控制得也不错,由于发热而导致的降频掉帧情况也没有出现。
在其他日用场景中,骁龙 778G 对于功耗的控制做得还算不错,一天的日常使用基本能剩余 30% 电量;在夜间待机耗电环节,也仅仅消耗 1% 的电量,算是做到了游戏与生活的平衡。
1、1 亿像素主摄
此前小米 CC9 Pro 首次搭载一亿像素的主摄,但是拍照后的加载时间过长被用户广为诟病。
荣耀 50 Pro 同样拥有 1 亿像素,采用了 1 亿像素主摄 + 微距 + 超广角 + 景深的四摄组合。
拍照方面,切换到高像素模式后,在按下拍照键后需要 1 秒左右的加载时间才能进行下一次拍摄,后台相片的加载速度也不错,基本可以做到拍摄后两三秒内得到成片,考虑到骁龙 778G 的定位,这个成绩还算不错。
来看实拍样张:
这是一组使用了一亿像素主摄拍摄的样张,整体的照片风格都趋于真实,建筑物以及植被、河流的色彩都能准确还原。尽管拍摄时光线不算太好,但不管是天空的细节还原,还是暗处的细节保留都做得不错。
普通模式:
在夜景模式下,拍摄出的照片对比度都相对较高,在复杂场景下画面噪点、锐度较高,且暗处有一定涂抹感,天空的细节也有所欠缺,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夜景:
超广角:
微距:
人像:
2、Vlog 拍摄
荣耀 50 Pro 支持全新 Vlog 拍摄功能,支持 1 交互界面 +3 专业镜头 +6 拍摄模式的组合,1 个交互界面为集成拍摄、暂停、视频拍照一体的拍摄界面,3 个专业镜头为前置 Vlog 镜头 + 后置主摄 + 超广角镜头,6 个拍摄模式分别为前后镜头同录、后置广角 + 主摄同录、单双镜头续录、快慢动作续录、视频转场暂停以及后置音视频协同变焦。
尽管发布会上宣传的功能种类很多,我们实际使用起来也都能够轻易上手,但是由于后置主摄像素过高,以及手机并没有搭载防抖功能,实际体验还是有所差别。
此外,在拍摄过程中,使用场景之间的转换以及暂停转场功能时会有一秒左右的镜头切换模糊效果,不过在成片中这个效果被直接无缝切换取代了,值得好评。
而在前摄上,Pro 版本则采用了 3200W+1200W 双摄组合,其中前置的 1200W 的 Vlog 镜头支持最高 100° 的广角。
在前摄调用 3200W 的主镜头需要调至高像素模式,默认固定广角为 0.8×,实际成像效果不错。
而普通模式和人像模式只会调用 1200W 的广角镜头,尽管默认广角为 0.8×,但可以调整至 1× 和广角两个维度,发布会上也宣传了这枚镜头的智能广角功能,在实际体验过程中并没有触发智能切换的效果。
从荣耀 50 系列的定价与配置来看,这是一台稳中求进的中端机,配置和设计也都留有余地,有点为荣耀 Magic3 铺路的意味。
从实际体验来看,荣耀 50 却还保留着不少高端旗舰机的气质。荣耀选择了平稳的配置与价格,所求的是尽快恢复市场份额,但能否恢复过往在高端市场的号召力,成败关键还得看下个月的荣耀 Magic3,才能见分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