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1-07-21
最多相差167千米,长江长度需要一个“国家标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0 年 11 月无人机航拍长江源 " 辫状水系 "。长江日报记者范芃 摄

45 年前的今天—— 1976 年 7 月 21 日,我国对长江源头启动首次综合性考察,长江长度由 5800 千米修正为 6300 千米。今年 86 岁的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石铭鼎参加了这次考察,他对载入《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的这一考察成果仍记忆犹新。

《辞海》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地理教材在介绍长江长度时,仍取 6300 千米的数据。2011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对长江的介绍是:全长 6300 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2012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和以后的版本,对长江长度的介绍均是 6363 千米。

今年 3 月底以来,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各方,发现对长江长度数据不统一的问题,专家们也各有看法。

其他关于长江长度的数据有: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刘少创研究员课题组曾用卫星遥感影像测出长江长度为 6236 千米;长江委主办的长江水利网上介绍长江全长为 6300 余千米;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话说长江》中介绍长江全长为 6380 千米;安徽省政府网站上介绍长江全长为 6397 千米;三江源国家公园网站上介绍长江全长为 6403 千米(以当曲为源头计算)。

这些长江长度数据,最多相差达 167 千米,超过北京与天津之间的距离。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分析说,长江源头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不同专家得出的数据会有差异。

" 目前各类刊物中使用的国内外大河的长度数据确实比较混乱,长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无法从这些混乱的数据中判断出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或者哪个更准确。" 刘少创研究员说。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地理教材主编之一、福建师范大学袁书琪教授回复记者:人教版教材中使用的长江长度数据比较权威,采访过相关部门,参考了比较权威的文献。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表示,长江长度较规范的说法是 6300 余千米。7 月 17 日,石铭鼎在受访时持同样观点:长江长度用 6300 余千米的数据比较合适。

曾任长江委主任的林一山,生前在其回忆录中写道:" 一个现代国家,如果连自己的重要山川这样最基本的情况都弄不清楚,则不仅不足以言现代,更不足以与之谈开拓创造精神。"

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地理课教师张超说,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其长度是否可以像 " 世界之巅 " 珠穆朗玛峰的高程那样精确?刘少创研究员建议,长江长度需要一个 " 国家标准 "。

来源 长江日报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陈云朋

相关标签

文献 中国科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 院士 准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