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频繁使用电梯的城市,一次电梯事故都会牵动人心。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全市电梯保有量激增到 17 万台,如何有效解决电梯维保难题?当发生电梯故障时,又该如何第一时间进行救援?7 月 21 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推出包括按需维保、" 保险 + 服务 "、维保质量测评系统、辅助小程序等 4 项新举措,这些举措将在维修质量测评全市前 200 名的维保单位进行试点运行。
按照国家规定,电梯救援时间是 30 分钟,这次推出的 " 保险 + 服务 " 举措,直接将救援时间降到了 10 分钟,应急维修也必须在 4 个小时内完成。此外,投保后电梯如果发生困人故障,超过 10 分钟没救援成功,被困市民就会收到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 迟到 30 分钟赔付 200 元,迟到 90 分钟赔付 400 元。" 中国人寿财险电梯保险加服务项目负责戴汉良介绍到。
同时,新管理举措突破了之前每 15 天对电梯进行 " 固定周期 "" 固定项目 " 的维保限制,强调按需维保,因 " 梯 " 制宜,实现电梯维保与电梯实际安全状况的良性互动。
市市场监管局特设处副处长林铄众介绍,参与试点的电梯维保单位可根据电梯安全状况,运行工况等因素,允许在 1 个月内通过一次或多次现场维护保养活动完成。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电梯物联网市级平台建成后,最长允许在 3 个自然月内通过一次或多次现场维护保养活动完成。
林铄众也提醒维保单位,市市场监管局会通过对电梯设备状况的调查、12315 投诉信息的收集、监督抽查结果的分析等途径评估电梯按需维保的具体方案,并进行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为便于广大市民及时了解身边电梯的维保情况,市市场监管局推出了 " 电梯一码通 " 小程序。该程序配备 " 一键报警 "" 一键投诉 "" 信息预警 " 等七大服务功能。其中 " 一键报警 " 功能实用性较强,当电梯困人时,被困人员用手机对准 " 电梯使用标志 " 位置的二维码处扫码,即可 " 一键报警 ",96333 平台将自动创建困人工单,并调度维保和物业进行救援。
深圳晚报记者 郭海南 李超 实习生 陈慧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