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 月 22 日,由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广东省交通城建技师学院(以下简称 " 学院 ")联合打造的黄茅海跨海通道产业工人培训基地(以下简称 " 基地 ")正式揭牌,启动运营。黄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东起珠海高栏港,西落江门台山,全长约 31 公里,预计 2024 年建成通车。基地将以培养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一线产业工人为首要任务,培训分 2 期,首期培训包括安全技能培训 1 万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 1400 人。校企共营共育,实现了技术工人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共有 30 个培训项目
基地坐落于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毗邻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施工现场,占地面积约 1800 平方米。培训基地由多媒体智慧教室、安全防护区、事故伤害区、应急技能区、VR 事故体验区、水工特色区、专项岗位培训区、沙盘展示区等 10 大区域组成,共有 30 个培训项目。目前,培训的工种主要有电工、钢筋工、模板工、砌筑工,初步培训计划是完成安全技能培训 1 万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 1400 人。
培训基地采用视、听、实操相结合的三维立体式安全培训模式,以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综合素质为目标,按照 " 岗前安全教育 + 技能提升 + 实操为主 + 多元结合 " 的模式,涵盖入场安全准入培训、专题安全培训、专项工程安全培训及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多层次培训内容。旨在解决传统工人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薄弱、技能欠缺等难题,全方位提升工人安全和岗位技能,打造一批业务精干、技能精湛、安全素养高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校企共营共育 技术工人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将以产业工人培训基地为载体,发挥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和广东省交通城建技师学院主导作用,管理中心提供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学院提供丰富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由管理中心和学院共同运营基地、共同培育产业工人。
基地将对接产业标准和广东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标准,将产业工人培养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投入一流的培训软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立运行 " 互联网 + 职业技能培训 " 平台,突破传统教育培训固有模式,通过体验式、仿真式、实操式、直观式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教育培训及职业技能认定培训,全面提升产业工人安全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让技术工人与产业需求 " 无缝对接 "。
文 / 图:新快报记者罗清峣 通讯员丁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