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7-25
高速路网、绿色综保区、红色传承勾画美好图景 世界客都驶上快车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梅河高速是 G25 长深高速的其中一段,是梅州首条通往珠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图为兴宁东段。

梅州保税区内的驻企——梅州劲越头盔有限公司生产线。

" 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 主题采访团日前经由梅河高速公路走进梅州市,这条梅州最早建成通往珠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见证了 " 世界客都 "、老区苏区梅州市振兴发展的历程。如今,梅州市的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 708 公里,实现市区到县域高速公路直通,成环成网格局初步形成,出省出海大通道进一步畅通,推动梅州发展驶上快车道。行走在客乡大地,梅河高速铺就的 " 兴隆之路 ",内陆型综合保税区打通的经济 " 出海口 ",新型文旅综合体呈现的浓郁客家风情,南粤古驿道的红色印记以及美丽乡镇的崛起,都展示了客都梅州红色传承、绿色发展、人民幸福的美好图景。

梅河高速直达珠三角

" 融湾 " 大通道 " 客都 " 兴隆路

" 梅河高速作为梅州地区通往珠三角的首条高速公路,承载和寄托了梅州人民多年来的夙愿。梅河高速的开通,对于沿线地区经济的促进和发展,是立竿见影的。" 梅河高速负责人、东御公司总经理吴政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梅河高速是 G25 长深高速的其中一段,于 2003 年动工建设,2005 年底全线通车,自东向西途经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龙川县,全长 118.41 公里。通车十几年来,梅河高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物资和人员,是推动沿线地区产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 " 经济动脉 ",也是梅州联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通道。

梅州地处五岭之东,粤闽赣三省交界之处,在没有高速公路的年代,群众出发到广州等珠三角城市务工求学,往往需要搭乘十余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达,梅河高速建成通车,将梅州到珠三角的车程压缩到四小时以内,并大大拉近与江西、福建等省份的距离。老区人民由此告别了 " 高崖险壑歧路难行、行商游学步步艰辛 " 的日子,正是有感于此,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为梅河高速题写了 " 兴隆之路 " 四个字。

路通财通,依托着梅河高速这条交通运输主动脉,沿线城市 "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的主旋律越唱越响。" 现在高速公路越来越多,但我在梅河高速上跑了十多年,有感情了,所以我出行基本还会选择梅河高速。" 一位准备经过兴宁东收费站前往广州的司机说道,而他的车尾箱,装满了梅州柚、嘉应茶、兴宁丝苗米。

近年来,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梅州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不断探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 " 菜篮子 "" 果盘子 "" 米袋子 " 等农产品生产、配送服务,一辆辆满载新鲜采摘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货车通过梅河高速发运,第二天一早就可摆上珠三角地区市民的餐桌。

" 虽然现在梅州高速路网发达,但因为收费较低、路况熟悉,梅河高速仍是不少客车和货车司机前往珠三角地区的首选通道。" 吴政锋告诉记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梅河高速车流量日益增长,其中货车约占三分之一。据统计,自 2010 年 12 月实施 " 绿色通道 " 政策以来,梅河高速共减免符合条件的货车约 22 万车次,免收通行费 3800 多万元。对于农业大市梅州而言," 绿色通道 " 政策有效降低了鲜活农产品流通成本,也是梅河高速助力沿线地区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抓手。

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绿色发展,梅河高速同样功不可没。据统计,梅州市共有在册的红色革命旧址、纪念设施 366 处,其中重要革命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157 处、重要革命历史人物活动纪念地 76 处、革命领导人故居 50 处。有了高速公路的便捷,大批游客以团体或自驾的形式,走进一个个革命遗迹、纪念场馆,梅河高速也成为一条 " 红色教育路 "。与此同时,梅河高速还是一条 " 风光带 ",东御公司副总经理岳慧娟介绍说,梅河高速沿线风景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在梅州境内连接济广高速、汕昆高速,串联起了诸多景区和乡村旅游点,也让梅州成为大湾区的 " 后花园 "。

内陆型综保区 " 港区联动 "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从汕昆高速畲江收费站驶出,采访团一行很快就到了梅州综合保税区。在这里,一栋栋崭新的标准厂房、保税仓库已拔地而起,围网、卡口、查验场、信息化系统等监管设施的建设正加紧展开。这个综合保税区于 2020 年 6 月 28 日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是梅州首个国家级发展平台,成为梅州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对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意义重大。据悉,这也是广东省内唯一一个内陆型综保区、北部生态发展区首个综保区。

梅州综合保税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曾辉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梅州综保区规划面积 2.53 平方公里,一期建设面积 1.46 平方公里,处于梅县、兴宁、五华、丰顺产业集聚带的核心区。随着《国务院关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批复》和《国务院关于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等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结合梅州本地产业优势和丰富红色资源,梅州综合保税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积蓄了持续发展的强大动能。

" 除了加快推进综保区建设,梅州还出台了促进梅州综保区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成立 6 支招商小分队,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召开了招商推介会,我们期待更多项目能在梅州综合保税区落地生根。" 曾辉说。

梅州综合保税区区位条件优越,周边已形成以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和铁路物流网为枢纽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保税区距离汕昆高速、梅龙高速出口仅 5 分钟车程,梅汕高铁畲江北站 10 分钟车程,到梅县机场、潮汕机场约 40 分钟车程。2023 年梅龙高铁建成通车后,1 个半小时即可到达珠三角,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2 小时生活圈。此外,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保税区附近正在建设梅州国际无水港,建成后可通过铁路对接盐田港、汕头港、潮州港等沿海港口,实现铁路物流与梅州综合保税区无缝对接。

因地制宜用好红色资源

老区镇振兴打好 " 三张牌 "

梅州兴宁市北部与江西寻乌县山水相连,历史上,两地之间虽有山岭阻隔,道路崎岖,但却有一条驿道跨越粤赣,互通商贸往来。正是这条古驿道,就曾经出现在毛泽东在 1930 年撰写的《寻乌调查》之中。《寻乌调查》为兴宁古驿道活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参考,为此,当地正以此打造南粤古驿道 " 寻乌调查 " 红色之旅线路,有效整合精准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运动等事项,推动原中央苏区实现乡村振兴。

记者前往采访的是一处名叫 " 十二肩岭 " 的古驿道,历史上,该驿道是兴宁客家人挑盐和上江西担货往返的必经之路,因往来担货挑夫经过此山岭,需要歇肩十二次,故称为 " 十二肩岭 "。

来源:深圳特区报

相关标签

梅州 珠三角 高速公路 粤港澳大湾区 广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