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ZAKER南昌 2021-07-26
垂钓“江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提起钓鱼,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老年运动,尤其在传统文化中,似乎除了渔民外,只有老人才会钓鱼,这是因为钓鱼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与老人钓鱼的形象相符合。然而,数据表明,近年来,江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钓鱼这项运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逻辑?

首先,江西有着丰富的水域资源,垂钓文化悠久。其次,互联网时代,短视频传播给年轻人带来了巨大影响,即便不会垂钓,也不妨碍 " 看客们 " 喜欢钓鱼这项运动。第三,钓鱼本身的乐趣成为年轻人的快乐源泉。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年轻人寄情于山水之间,钓鱼过程中的独处、发呆、思考都是放松身心的方式,且钓到鱼能带来强烈的满足感。于是乎,钓鱼也成为江西年轻人全新的社交方式。

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下,年轻钓友们开启了自己的钓鱼江湖。渔竿如同武侠世界里面的兵器,渔获象征着成就,钓鱼技法相当于武功秘籍,年轻钓友有的加入 " 门派 ",有的也如独行侠一般,行走于江河湖海之间。起早贪黑,只为觅得一处绝佳垂钓点。他们可以忍受阳光暴晒、蚊虫叮咬,双手握竿,目不斜视,如同老僧坐定。平静的水面下,是波涛汹涌的比拼,鱼获的多少、大小都成为钓友最为看重的东西,其中乐趣难以言表。

有人认为,钓鱼是一种虚度生活的体现,钓具花费的金钱、钓鱼付出的时间,都不该是年轻人所能肆意挥霍的,年轻人更应该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笔者认为,钓鱼作为一项休闲运动,人们应当予以更多的包容和尊重。它满足了个人爱好,放松了精神,陶冶了情操。只要能在爱好与生活间找到平衡点,钓鱼也不失为一种放松身心的好方式。且如今的垂钓已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既带火了民宿、农家乐,也让传统渔业养殖有了新的出口,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 " 活水 "。

值得警惕的是,垂钓不能以伤害湖泊环境的形式进行,杜绝电鱼、商业捕捞,应成为每一位垂钓爱好者的共识。对于环境的保护,是垂钓者对 " 江湖 " 的尊重。对个人而言,在垂钓过程中,不使用污染环境的钓饵,垂钓之后,能带走产生的垃圾,这是守护 " 江湖 " 的一种方式。在 " 垂钓文化 " 的感染下,每个年轻钓友的心里,都应藏着一片江湖。

文 / 陈阳

值班编辑:唐月

值班审核:吴剑锋

值班编委:陈明华

相关标签

独行侠 江西 互联网 产业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