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沉迷赌博,在某平台上结识女主播詹女士 , 时不时为其刷 " 火箭 "、" 游艇 "。随着时间推移,两人产生了一定的信任。聊天中,小杨称自己正在做生意,也会做一些投资活动,并以此为借口,三番五次向詹女士借钱,结果诈骗对方 20 万元。7 月 26 日,潇湘晨报记者注意到,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日前通报了这起案件。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通报称,小杨初识詹女士的时候,已经沉迷赌博一年有余了,之前一段时间还帮堂哥开开车,后来干脆什么活儿都不干,每天就 " 躺平 " 在家刷刷手机。一款叫做 " 九乐娱乐 " 的赌博平台让小杨彻底沉迷。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杨在直播平台上看到了詹女士的直播,之后变成为了直播间的常客,时不时刷点 " 火箭 "、" 游艇 ",随着名字在房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小杨开始被詹女士注意到,两个人也加了微信。
小杨骗詹女士自己平时做点小生意,偶尔也在网络上做些投资。詹女士点开小杨的头像,发现这位粉丝的级别的确很高,不打赏个十几万的礼物根本达不到这个级别,于是对小杨有钱这件事也信以为真。但真相却是,小杨是这款直播平台的资深用户,打赏金额是他多年累计下来的,其中一部分还是小杨问朋友借来的。再加上小杨每次在自己直播间 " 出手阔绰 ",詹女士也就对他放松了警惕。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小杨向詹女士借了 1000 块,理由是有急用。詹女士想想不多,就直接借给了他。可不一会儿,看到手机上小杨发来的信息,再次问自己借 1000 元。詹女士便问他借钱到底是干嘛了,对方回答说投资急用,考虑到对方那么有钱,应该不会借钱不还,于是她再次借给了小杨。一晚上,詹女士陆陆续续转给小杨 1.5 万余元,可这个数目,也仅仅是个开始。
之后,小杨继续编造各种借口向主播借钱,要么是资金被套牢,需要继续投钱才能把投资款取出;要么是需要做银行流水,过段时间再还回去;还有支付投资平台工作人员好处费、刷礼物等五花八门的理由,可为什么在一分钱回头钱都没见着的情况下,詹女士还愿意不断 " 借钱 " 给他呢?
原来,一开始小杨就做好了事情败露的准备,一早就把自己身份证照片发给了她,并告诉她如果钱没还上的话随时可以打电话报警,而这么说其实也不过是 " 缓兵之计 "。为了增加可信度,小杨利用自己的微信小号上演 " 精分大戏 ",一人分饰投资项目负责人、银行经理、小杨父亲等角色,编造不同情景,捏造各种理由,并截图给詹女士。
被告人小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触犯了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构成诈骗罪。
网络交友千万条,守住钱包第一条。不要轻信网络上形形色色的 " 高富帅 "" 白富美 " 等 " 人设 "。涉及个人财物,如投资、充值时更要提高警惕意识,一不小心,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就 " 打了水漂 "。
潇湘晨报综合青浦检察 记者向帅 实习生金逸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