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石家庄 2021-07-27
这本书从植物角度重新解读人类历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石家庄日报讯 (融媒体记者 黄蓥 刘迪)" 人类肤色转变这件事,背后的导演竟然是以小麦为首的粮食作物 "" 人类的审美情趣也由植物塑造 "…… 在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的新书《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中,您会读到这样一系列富有趣味并发人深思的观点。近日,史军携该书亮相在北京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与读者分享了他的植物故事。

史军博士是 " 玉米实验室 " 创始人,中国植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中国食物 · 水果史话》《植物学家的筷子和银针》《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等。同时,担任《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水果传》《风味人间》等多个纪录片的科学顾问。他还是腾讯视频科普知识节目《植物有话说》主创,作为嘉宾参加江苏卫视人文类综艺节目《小镇故事》,浙江卫视综艺节目《二十四节气生活》以及科普节目《水果传》录制。

他的新书《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为读者展现了人类与植物之间的 " 历史纠葛 ",讲述了一段人类与植物相生相伴的发展进化史。从促使人类定居的小麦和水稻,到改变世界的花椒和土豆,再到牵动世界贸易神经的大豆,植物的力量显而易见。人类驯化了植物,植物却塑造了人类。同时本书对一些并不起眼的事物,背后隐藏着的文明演进的密码,进行了颇具新意,甚至是颠覆性的破译和解构。如在达尔文的理论,根本没有 " 优胜劣汰 " 这个词语;我们喜欢吃酥脆的食物,是人类祖先喜欢吃植物叶片和昆虫外壳的演化记忆;人类也有被转基因的可能,等等。另外,本书精选了中外珍藏古籍中的百幅精美彩色植物赏鉴图片,给人以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想探讨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到底是人塑造的植物,还是植物塑造的人。" 史军博士说,植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超出了大众的想象。我们的食物、文字以及社会组织结构都受到植物的支配,我们的经济、贸易以及对世界的探索都受到植物的支撑,甚至连我们的厨艺、肤色和长相都是由植物决定的。

比如说人的智齿、皮肤的颜色,其实是植物早就帮我们塑造好的。再如大豆,我们祖先会以大豆作为一个重要的蛋白质供给源,这也是对我们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营养支撑作用。还有甜菜,为什么它会被驯化成糖类作物,跟人类历史也是捆绑在一起的,如果当年不是拿破仑可劲跟英国人打仗,结果被英国人封锁了海上交通线,他们运不来糖,也不会开发这个东西。所以我们今天有甜菜这个产糖作物跟拿破仑是有直接的关系。

再如中国人一直以来团结的传统,从很早以前也是跟农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们的传统农业发展区域,不管是黄河区域也好,还是长江区域也好,都需要一些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才可以解决基本的种植问题。如果单个人,你没有办法完成这样的工作,只能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这个事办了。这是写在我们文化基因里面、骨子里面的传统,而这个骨子里的传统跟我们生活中的状况有直接关系。

当天史军说,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植物塑造的人类史》真正了解植物,真正了解植物学," 植物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无趣,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静止,它们有很多跟人类互作的有趣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就会影响到我们世界的不同眼光,也影响我们是不是能有效的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据悉,《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一书出版以来得到了诸多好评和科普界的热议。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说:" 人类历史的发展,一直都是以寻觅食物为背景。即便到今天,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再担心挨饿,但对食物的追求依然是小到普通百姓、大到国际竞争最基本的背景板。史军老师梳理了人类与植物的相爱相杀、互相成就,实在是值得一读。" 同时该书已入选 2021 年中版好书榜第三期好书。

相关标签

综艺节目 腾讯视频 阅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