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7-28
广新集团:“组合拳”出击,帮扶两个穷山村齐齐奔上小康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广新集团在结对帮扶的镇南村开展 " 每天一杯爱心奶 " 助学活动。

■红光村爱心助学活动。

" 驻村工作是工作,更是责任。" 作为脱贫攻坚的一线参与者以及乡村振兴的基层建设者,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驻广东清远英德市浛洸镇镇南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钟锡朝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全体党员付出努力,需要依靠每个党员踏实奋斗,让党的政策落实到群众身上,保证共同富裕道路上没有一个人掉队。"

2016 年 5 月以来,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 广新集团 ")结对帮扶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红光村和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浛洸镇镇南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1883.01 万元,通过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护航的 " 组合拳 ",让两个昔日偏远的后进穷山村,变身为美丽的先进村。

清远英德镇南村:产业 + 就业,鼓了钱袋子

曾因生产与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欠缺发展动力而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的镇南村,位于英德市浛洸镇南部,距镇区 3 公里,辖 55 个村小组。广新集团定点结对帮扶五年后,镇南村有了 " 脱胎换骨 " 的蜕变。

截至 2020 年底,全镇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6 万元,曾经的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 1.95 万元,村集体收入超过 20 万元,各收入指标相较 2016 年帮扶前有了三到六倍的不同增长。

广新集团数年间累计投入单位自筹帮扶资金 1058.06 万元,在解决 " 两不愁、三保障 " 的基础上,一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居环境;一手因地制宜地规划出特色产业蚕桑种养殖,把产业发展和有效就业作为 " 造血式 " 扶贫的重要抓手,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 镇南村参与养蚕产业的大多是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有比较强的发展意愿,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借助党的好政策过上好日子。" 广新集团驻镇南村第一书记钟锡朝告诉新快报记者,他们当中有的是因病致贫,有的是因学致贫," 曾经的贫困户黄健强,家里三个儿子,两个小的都是先天肢体和智力双重残疾,长期需要人照顾。大儿子当时读初中,黄健强以前在广州打工,我们工作队了解到他的情况之后,给他想办法做工作,帮忙建了蚕房,争取了桑蚕养殖的补贴政策。"

■镇南村脱贫户黄健强在产业项目标准蚕房中作业。

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黄健强回到家乡成为种桑养蚕专业户,还承包了几十亩撂荒的土地。这个开荒拓土的 " 老黄牛 ",如今钱袋子鼓了,日子红火了,他家的大儿子 2020 年还考进了韶关技师学院。

英德浛洸一带,是历史悠久的桑蚕养殖重地。广新集团的驻村扶贫工作队依托这一底蕴,再借助集团下属企业,打造蚕桑业完整的生态产业链及产学研销的基础,建立起镇南村产业扶贫项目现代化蚕桑养殖示范基地,占地 6000 平方米的现代化养殖蚕房和 150 亩的连片桑园,成为英德市最大的原种茧生产基地,通过专业技术指导及各类相关培训,带动镇南村甚至整个浛洸镇的农户们鼓起自己的钱袋子。基地可提供 18 个固定用工岗位及 20 个左右的临时用工岗位,与 40 多户农户签订了采购协议,每年工资性收入约 172 万元。

肇庆怀集红光村:长短结合、种养互补,盘活新生活

"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2016 年开始,广新集团在结对帮扶的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红光村先后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 824.95 万元,至 2020 年 11 月底,红光村 67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226 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23583 元,村集体经济收入 22 万元以上。

当时,面对 " 出行难,饮水难,灌溉难 " 的红光村,广新集团从整治村居环境入手,补齐乡村基础配套设施的短板。针对出行、引水、农田水利灌溉等问题,加装太阳能路灯,实施村道硬底化,修水渠建集中供水,建设起红光村新党群服务中心、广新文体广场、卫生站,连在红光村小学建厕所的短板也被补上,整个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红光村农户在大南药基地上作业。

让有劳力贫困户通过劳动增加收入,形成长效可持续发展的稳固脱贫机制,是帮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除利用投资厂房建设、产业基地等获得相对固定的年收益之外,工作队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土地流转 5000 多亩山地,引进广东省大南药林下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发展大南药产业园基地,采用 " 公司 + 基地 + 农户 " 的方式,按照 " 长短结合、种养互补、注重长效 " 的思路,为长效可持续发展的稳固脱贫机制提供保障。

■广新集团投入 86 万元为红光村安装的 250 盏太阳能路灯。

■红光村文体广场成为村民们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实际工作中,红光村以党建引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新集团驻红光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莫威秋告诉新快报记者,他们投入 70 万元帮扶资金建设的红光村党群服务中心,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党建阅览室、村务公开栏和室外宣传栏等设施,加强党组织生活建设,以 " 三会一课 "" 主题活动 + 党日 " 等活动规范党组织生活,同时积极开展 " 不忘初心 " 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到革命教育基地重温红色故事,开展 " 第一书记上党课 ""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 等活动,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将组织活动化为攻坚动力。广新集团 2016、2017 年连续两年被评为 " 肇庆市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先进集体 ",第一书记莫威秋连续两年获评 " 先进个人 ",驻村扶贫工作队获 " 广东省 2016-2018 年脱贫攻坚工作突出贡献集体 ",连续 4 年考核优秀。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斌

■红光村文体广场成为村民们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相关标签

就业 基础设施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