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有一个单身购房的微信群,里面全部是女性。" 一位一直在攒钱,准备自己购房的女性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发现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 单身买房 " 的人群。
情况确实如此吗?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后发现,单身购房的人群确实正在壮大。
根据民政部此前的数据,2018 年我国的单身成年人口高达 2.4 亿人,其中有超过 7700 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 2021 年,这一数字会上升到 9200 万人。
而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单身购房的人群更为集中。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大城市的家庭户平均人口数量偏低,19 个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有 16 个城市的家庭户平均人口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2.62 人。
" 我在沈阳,这边的房价基本是合理的,我购买的第 1 套房子 45 万元左右,我卖的时候涨到 90 多万元。第 2 套房子 36 万元,我直接全款买,一个人承担,沈阳这边的消费和房价都不高,我认为本科毕业的 3 年内贷款买房,还是可以实现的。" 一位 35 岁的独身女性王芸(化名)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
目前来看,很多新一线城市单身购房幸福指数较高,这与不少新一线城市的房价相对合理有关。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全国房价行情平台后发现,有 6 个新一线城市的平均房价低于 2 万元。
这满足了很多单身购房人群 " 居者有其屋 " 的愿望。从艾媒咨询今年 4 月公布的最新调研结果来看,有 66.7% 参与调研的单身群体表示,购买或计划购房是为了追求稳定的居所;26% 单身群体购房是为了房产的保值、升值空间;只有 7.3% 单身群体购房或计划购房为增加 " 脱单 " 几率。
图 / 图虫
单身时代的购房潮
" 你买房了吗?" 在一些单身但想购房的人群中,见面的时候常常会这么问。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很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单身人士,已经加入到购房行列,或有购房意愿与计划。
据贝壳研究院最新的调研,超七成单身青年有购房打算,单身青年置业率总体达 41%,其中 60% 的有房单身青年依然有再次购房的意愿。而不到 65% 的恋爱青年和已婚青年有购房意愿,整体来看无房单身青年的购房意愿更高。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以 90 后群体为例,27.3% 的受访用户已经购房,41.3% 的受访用户已有购房计划。95 后群体数据紧追其后,21.1% 的受访用户已经购房,连 00 后群体也有 4.4% 的比例已经购房,单身年轻人买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后发现,女性成为重要的单身购房的人群。
贝壳研究院 2021 年《女性居住现状调查报告》显示," 她经济 " 时代,全国 30 个重点城市整体女性购房占比从 2017 年的 45.60% 上涨到 2020 年的 47.54%,相关调研数据显示,82.3% 的女性表示自己在购房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比 2018 年的 65.2% 高出了 17.1% 的数量。
此外,贝壳研究院的《单身青年安家置业调研报告》统计,单身女青年有房比例为 34%,相较单身男青年低 17 个百分点。超八成无房单身女青年想买房,这一比例比男性高出 5 个百分点。
大学毕业后,王芸在沈阳先后购置两套公司附近的房产,主要是图上班方便,且满足 15 分钟步行的便民生活圈的需求。第一套早年购入,第二套是 loft 小户型,更适合独居。
31 岁的李舒(化名)也不想拖延到结婚后买房。为此,她靠着接私活赚钱、找朋友借钱凑够了首付,在成都买了房。尽管还款压力较大,她还是购买了两室一厅的户型,一方面为了方便家人来的时候有地方住,另一方面这种户型也更被市场接受,容易出售。
对于单身独居,她认为很有幸福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装修,有房后也对工作城市更有认同感。
29 岁在上海工作的张莉(化名)则深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激发起她的买房决心。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她和一众家人挤在一起,向往有自己生活的独立空间,尽管母亲反对她买房,但她坚信有了自己的房子才有底气,这是女性安全的保证,哪怕三十多平供自己独居足够了。
" 我其实没钱,基础差,但是哪怕在上海周边镇上也要买,不管哪里,有一个就有安全感。" 张莉说。
今年 3 月,58 同城、安居客发布的《2021 女性置业报告》显示,在未来五年内计划置业的女性中,选择购买首套自住的房源类型占比超过七成。
部分新一线城市买房压力小
目前来看,单身购房的人群对于房屋的需求多种多样,但是对于配套措施的要求最高。
王芸指出,对于独居购房的人群,需要找到较好的小区与物业,这样不需要担心安全或者其它问题。
" 我的小区物业可以帮忙换灯泡、水电维修之类的。我住 3 年,换过 2 次门锁,因为把钥匙锁在房间里了,第三次换成智能锁了,再也不用担心开不了门。" 王芸说。
21 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多位在大城市单身买房的人士发现,相对来说,在新一线城市购房的压力较小,因此独身购房的人群也较多。
今年 27 岁已经在青岛购房的赵强(化名),是典型的追求个人生活品质的购房者。经济能力较好的他,此前已全款买下工作地青岛好地段的大户型房子。据他形容,就像逛超市看到喜欢的东西一样,没太纠结就买下了。几年之前,他还花费了数万元在鹤岗购房。
" 我无论在哪里买房,最看重的是户型,因为位置劣势可以用车来弥补的,房子的大小跟户型是与生活品质直接相关的。青岛的房子就像逛超市一样逛到自己喜欢的,就决定买了,基于自己的经济能力做选择是比较容易的。" 赵强表示,尽管他也无法负担所有配套要求都达到的好房子,但是相对更容易下决定。
王芸也表示,她在沈阳的购房压力不大。" 第一套房子是工作后 1 年就买了,用的公积金,换的第 2 套房子是 8 年之后,是把第 1 套卖掉来买第 2 套,都是在公司附近买的,第 1 套是 125 平米,第 2 套是 90 平米。"
而在成都买房的李舒,认为买房的贷款在自己收入可控范围内," 整体问题不大。"
7 月 27 日,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全国房价行情平台(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发布)上查询 15 个新一线城市的房价,发现 6 个新一线城市的平均房价不足 2 万元 / 平米,比如沈阳 6 月挂牌的平均房价为 12633 元 / 平米,佛山 6 月挂牌的平均房价为 15174 元 / 平米,长沙 6 月挂牌的平均房价为 11065/ 平米。此外,成都、重庆、郑州 6 月挂牌的平均房价也低于 2 万元。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是新一线城市的 " 黄金时代 "。相对来说,一些新一线城市从房价、户籍制度、产业发展、就业机会等多方面来看,都处于一个较好的时期,这些城市拥有与一线城市接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不少城市的房价又比一线城市低很多,这时候很多高校毕业生就选择 " 转移阵地 "。
" 房价是城市运营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城市的高房价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有非常强的影响的,甚至会造成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不经济’。" 孙不熟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