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谭麒瑞 记者 阿里亚)近日,南京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南京市科协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应急科普宣传和科技志愿服务,建立应急科普联动机制,加大公共科普产品有效供给,普及疫情防控科学知识。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南京市科协组织三批科技志愿者共 94 人次。他们分赴玄武区孝陵卫街道 5 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和鼓楼区下关街道 2 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协助社区做好一、二、三轮核酸检测采集工作,志愿服务总时长 434 小时。
这些核酸检测采样点地处老城区,交通不便,老年人较多。科技志愿者们顶高温、冒酷暑、战台风,舍小家顾大家,面对部分居民的紧张情绪,耐心答疑解惑,安抚疫情给居民带来的焦虑;面对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群,开展逐一辅导,帮助注册采样码,有效缩短检测等待时间。
科学防控是最有力的战 " 疫 " 武器。南京市科协结合单位特点和优势,利用自身运营的网站、新媒体、《金陵科普》等平台,广泛开展科学防疫健康教育宣传,提升公众对各种流言和虚假宣传的鉴别力,引导公众以科学态度看待疫情。疫情发生以来," 南京科普 " 微信公众号、" 南京科协 " 微博共发布疫情相关科普内容近 300 篇,点击量超 35 万人次。
同时,南京市科协在《金陵科普》期刊增设 " 科学战疫 " 栏目,设计制作科普挂图、展板 11925 幅,总计 6165 平方米,科普手册 1390 册,科普折页 6500 张,宣传推广的同时向基层科协、街道等免费提供挂图电子版,有效扩大防疫科普覆盖面。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适时组织科协大讲堂、社区科普大学等活动走进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开展科学防疫宣讲。
此外,南京市科协还号召市级涉医学会充分发挥学会专家资源和专业特长的优势,加强抗疫科普宣传,积极解读有关政策措施,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从 " 科普中国 " 等网络平台获取权威信息,构建面向市区两级、直接对接、同步分发的 " 应急科普资源前置仓 ",分享抗疫科普信息 20 余万条。从家庭防控注意事项到全市防控决策,多方面为公众提供科学服务。
(南京市科协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