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日记者获悉,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联合印发了《甘肃省艺术系列职称评价条件标准》《甘肃省文博系列职称评价条件标准》《甘肃省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评价条件标准》 ( 以下简称 3 个系列《标准》 ) ,旨在为我省文艺人才成长营造出更好的环境。
据悉,此次省人社厅和省文旅厅联合印发上述 3 个系列职称评价条件标准,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和国家部委有关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结合 2019 年以来我省有关评价标准(试行)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完善。新的评价标准,坚持突出政治导向、实际导向、目标导向、基层导向,以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核心,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更加注重品德、能力、业绩的评价要素,为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首先是突出政治导向,让人才评价标准更完善。此次修订在 3 个系列《标准》中贯彻文艺工作 " 双百 " 方针和 " 二为 " 方向,进一步强化了对政治素质以及德行评价,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倡导德艺双馨的原则。对品德有问题者实行 " 零容忍 ",并建立 " 黑名单 " 制度。
其次是突出目标导向,干什么就评什么。科学分类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评价标准,避免 " 一把尺子量到底 ",实现 " 干什么就评什么 "。
同时,还要突出实绩导向,让干得好的评得上。此次修订更加注重工作实绩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落实破除 " 四唯 " 要求,凭业绩论英雄。严格把握科技奖励和表彰奖励,对奖项名称、获奖级别、排名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对工作总年限不设置底线要求,实现较大突破。艺术系列对论文数量和级别进行适当压减,3 个系列均推行代表作制度,代表性成果将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对戏曲、舞蹈等舞台生命短暂的专业人员在学历等方面进行了适当放宽。明确破格晋升条件,同时实行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确保让优秀人才 " 跳一跳够得着 "。畅通艺术系列中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建立职称评审向优秀人才倾斜机制。
此外,还要突出基层导向,让愿意下去的上得来。此次修订对帮扶基层经历做了要求,力求着眼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结合行业特点,鼓励从事艺术、文博、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为全省文旅创新发展做贡献。特别明确了,对县(市、区)以下基层(含甘南、临夏州州属单位)实行高级职称单独评审,评价标准适度放宽,职称评定全省基层范围有效。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编辑 | 张亚君
责任编辑 | 胡淼山
值班主任 | 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