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12
深晚报道|【忆峥嵘 铭初心①】陈武贤:“虎兵”的传奇人生故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忆峥嵘 铭初心】开栏语:罗湖区有近 20 位功勋模范,有 2700 多位荣立三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军人。穿上军装,他们是峥嵘岁月里的热血青年;脱下军装,他们是铭记初心、践行使命的实干家。为了切实增强退役军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尊崇感,罗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深圳晚报社联合推出新闻纪实专题。

走进陈武贤的家里,几枚军功章闪闪发亮,一大摞获奖证书整齐地摆放在红色的桌面上。此外,一本上世纪 80 年代畅销书《威震峡谷七勇士》连环画格外醒目,其中描写 " 神枪手 " 奋勇杀敌的故事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陈武贤近照

" 他怒目而视,一发子弹穿透一个敌人的身体,又打进另一个敌人的胸膛,来敌双双倒下。" 在 1979 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一人毙敌 19 人的陈武贤与战友成功击退敌军 8 次围击,并带领两名负伤战友杀出重围回到部队。

作为 " 战斗英雄 ",1988 年转业的 " 虎兵 " 陈武贤进入深圳市物资集团下属单位,从业务员到该公司副总经理,不服输的性格让他在战场和商场上始终军魂昂扬,保持着坚韧不拔和迎难而上的战斗状态。

▲陈武贤(右)与《威震峡谷七勇士》作者

特殊的牛皮纸签名

1958 年 10 月出生于广东陆丰县的陈武贤,从小就对军人崇敬有加,1978 年入伍不久,就参加了保卫南部边疆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于那段难忘的战斗岁月,陈武贤缓缓地回忆道,1979 年 2 月 17 日,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那年,他还未满 21 岁。他战前是一名机枪副射手,所在连队是具有历史荣誉的先进部队,新兵大多都经过挑选,只有军事素质过硬的人才能留下来,陈武贤被称为 " 虎兵 ",这让他深感自豪。

▲ 1979 年陈武贤(左一)与战友在广州

那时候,他像其他战士一样,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作为新兵,第一次就上战场,说实在心里也怕过,这都是正常的。但想到既然做了军人,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就要时刻报效国家,这是军人的职责。"

战斗开打后,陈武贤奉命从广西念井地区出发,向越北重镇高平以西的班庄、董赛地区实施 80 公里长途穿插,执行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任务,配合主力围歼高平之敌。" 山里到处都是丛林、沟壑,雾气又大,打着打着我们十几个人就跟部队走散了。后来,我们又遇到几位其他部队被打散的战士,自动重组,继续向着制定的目标突进。"

▲ 1982 年陈武贤在广西边境留影

第二天上午大雾慢慢消散,陈武贤发现,他们已经翻过了一座山,到了一个大山沟里。" 我们正商量着下一步的行动,突然一排子弹就打过来,几个战友倒下去,我们一路打一路冲,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等冲到茅草房后,几十个人就剩下了 7 个人。"

这是一天中第八次打退敌人的进攻。让陈武贤印象深刻的是,在短暂的间歇中,他的战友从地上捡起一张破碎的牛皮纸片,对大家说," 来,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名字和部队的番号写上去。" 战友们相视会意,他们所剩的子弹不多了,而伤员的伤情急剧恶化,经过一天的殊死战斗,陈武贤和战友们都腹中空空、疲惫不堪。

遭到重创的敌人,肯定将进行更猛烈的报复,破釜沉舟的时刻到了。纸片从一只手庄严地传递到另一只手上,每个人都把自己留下的手迹当做宁死不屈的佐证。他们希望哪怕能有一个人活着冲出去,也要找到亲人,捎去这最后的签名。

永生难忘的战斗经历

炮弹呼啸而来,震耳欲聋。机枪子弹像密集的雨点,打得化肥袋噗噗冒烟。他们被围困的小屋在炮火中剧烈地摇晃着,陈武贤和战友们一次次站起来,从浓烈的烟雾中伸出枪口。这是一场残酷的近战。

白色的工事,白色的烟幕,浑身银白的战士,抵挡了几十个敌人的疯狂进攻。陈武贤朝躲在一层板墙后面的敌人猛扫,打得这层薄薄的泥墙如同漏筛一般。陈武贤射出一发子弹,穿过一个敌人的身体,又打进另一个敌人的胸膛,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他一个人毙敌 14 名,几次战斗共毙敌 19 名。

夜,终于来临了,突围的时机到了。陈武贤按预先的分工,搀着一个伤员,和另外一个战士组成临时战斗小组,涉过水深没胸的河流,向躲在夜幕深处的丛山摸去 …… 没有方向,就看北斗星,北边就是祖国的方向。两天两夜后,陈武贤带着两个战友找到了部队。之后,陈武贤对自己和战友在枪林弹雨突围的事迹只字未提,继续投入战斗。3 月 9 日,他参加了著名的纳隆进攻战,在向核心的 7 号高地发起冲击时,陈武贤不幸负伤,撤离战场。

▲陈武贤和战友前往烈士陵园怀念牺牲战友

在负伤住院期间," 七勇士 " 英勇杀敌的事迹在部队广为流传。说起这样的战斗经历,尽管已经过去了 40 多年,但在陈武贤看来,这是永生难忘的人生片段,面对记者讲述,他依然激动不已。" 我的战友们受伤了,还忍着剧痛坚持战斗,我们顽强的七战士,像巍然屹立的礁石,参天拔地,坚不可摧。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人民的尊严,我们一定战斗到最后一刻,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坚持下去。"

▲陈武贤和现役军人留影

由于陈武贤等人在抵御敌军包围中,以 7 人之力多次击退敌人,在缺少枪支弹药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一整天,击毙敌军数十人,创造了坚守的奇迹。他们战后全被授予功臣称号,合称 " 峡谷七勇士 ",陈武贤荣立一等功,同时被中央军委授予 " 战斗英雄 " 荣誉称号。

从业务员干到了副总经理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之后,陈武贤在部队奋斗了近十年,其间因战、因公负伤了两次。1988 年,他选择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 这里是一方创业热土,我想在这里追寻另一个人生奋斗的激情,这是重新开始,过去的一切归零,来到深圳,我就是一个新兵。"

▲陈武贤走进学校参加活动,给小学生讲那些过去的故事

他说,在当时的过渡阶段,他时常会梦到一个个过去的战斗场面," 炮火还在眼前,而朝夕相处的战友在身边一个个倒下去,再也没能站起来,他们才是值得永远被铭记的英雄。" 说起这些,陈武贤眼角湿润。

" 转业后的公司里,只有一两个人知道我的过去,即使自己的孩子,我也从来不会主动说起残酷的战争往事,他很多年后才知道一点点事情。" 陈武贤很低调,他经常说,自己能活着已经很幸福了,军人把生命和岁月奉献给国家,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没什么值得特别说的。"

▲陈武贤(中)和战友一起走进大学给青年们讲过去的故事

正源于这些认知,陈武贤在转业到物资集团下属单位后,还是以军人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 在战场上,我已经经历了生死,在人生的另一个战场,我也不会输给自己。" 每天早上,他七点就起床来到公司,当时只有一个清洁工阿姨比他来得早。

他告诉记者,开始的时候,他只是一个悠闲的 " 打杂人 ",三个月不到,就差点干不下去了。" 我想在深圳热气腾腾的地方,闯出一片新天地,我就是要证明,在人生的第二战场上,我还行。"

▲陈武贤(左一)和战友在抗疫期间做义工

在他的坚持下,他如愿干上了最基层的 " 业务员 ",跑资源、跑销售、跑客户、跑工程工地等。" 那时候,我每年都要穿坏几双皮鞋,咬咬牙就干了。" 就这样,陈武贤用了 10 年时间,从业务员干到了公司的副总经理。

用他的话说,在商场上驰骋,为社会和国家创造效益,也是奉献,这和以前在战场上一样,本质是相同的。

深圳晚报记者 高申现

主办单位 深圳市罗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承办单位 深圳市罗湖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深圳晚报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