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4 周年之际,广州海关一封特别的慰问信,让坚守在机场、海港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关员、坚守在业务窗口加班加点支持外贸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关员和主动申请驻村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关员们深受感动。
收到信的这些人,都曾是绿色军营里的一份子,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甘洒热血;而今他们是南粤国门的忠诚卫士,在新的岗位上恪尽职守、顽强拼搏,始终不忘军人本色,在人生的第二战场继续书写军人的使命和担当!
杨杰:南粤空港 " 守门人 "
"T2 全体卫生检疫岗位人员请注意,15:00 到港的重点航班即将降落,请根据此前安排的预案提前做好准备 "。在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的监控指挥中心控制室,杨杰手持对讲机执行带班任务。每架国际航班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首先迎接它的就是海关国门卫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 500 多个日夜,杨杰和她的同事们用坚守与奉献筑起了南粤国门 " 外防输入 " 的坚固防线。
杨杰从部队转业来到海关,扎根旅检一线 20 年。在这条狭长的通道上,她练就了一双明察秋毫的 " 火眼金睛 ",屡屡与毒贩正面交锋,创下全国海关空港口岸缉毒之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的副关长,杨杰迅速组织人员集结。面对危险,她带头冲锋在前,不分昼夜地穿梭在航站楼,指挥调度现场关员应对航班旅客分流、流行病学调查、实施采样、进行疑似病例处置。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声嘶力竭地说话,一步一步仔细检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布置、吃住在航站楼不回家 …… 所有的一切都挑战着人体的承受极限。但军人的本色让她选择坚守、选择无畏。她总是忙到凌晨航班间隙才想起家人,念想着发个信息询问一下年迈的父亲、生病的先生,又深怕打扰了他们的休息。
" 现在是特殊时期,身边是战友,身后是祖国,我必须守在现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家人都能理解我。" 杨杰总是这么说。为应对疫情,她带领团队在空港口岸迅速搭建起了以疫情防控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支撑,以 " 分区分级分类 " 管控模式为框架,以卫生检疫专用廊桥、机组专用通道为基础,移动式一体化生物安全方舱为补充的口岸卫生检疫体系,全方位筑牢口岸检疫防线,实现海关监管资源高效管理,旅客 " 一码通关 ",通关时长大幅压缩。
杨杰曾当选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20 年 9 月,历经疫情考验的她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 "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 荣誉称号,她带领的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的多个集体也被先后授予省、市及全国海关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涌现了一大批荣获国家、省、市和海关系统荣誉的先进个人。
甘露:国际海关规则 " 把槌人 "
晚上 22 点,摘下耳麦,合上电脑,疲惫的甘露结束了世界海关组织(WCO)协调制度委员会在线会议——这是作为海关总署税收征管局(广州)副局长的她,每周二、四晚上雷打不动的 " 保留节目 "。
作为中国海关知名的商品归类业务专家,21 年前甘露从部队转业。最初的她对海关业务所知寥寥。但是军人怎能轻易服输?甘露决心不断挑战自我,刻苦钻研海关税则和英语,不到 6 年时间就实现了从外行到专家的 " 华丽转身 "。
2008 年起,她先后 30 多次作为中国海关代表参加世界海关组织(WCO)协调制度相关会议,参与修订国际公认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甘露致力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强有力的 " 中国声音 ",充分运用议事规则,带领团队成功解决民用航拍无人机等国内高科技产品出口归类难题,助力民族品牌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有力维护国家经贸利益,一次次擦亮中国海关代表席上 "CHINA" 这块金字名牌。由于能力出色,甘露成为第一位连续 2 届担任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审议分委会主席及协调制度委员会主席的中国人。
2017 年 5 月,甘露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会议期间,在 " 党代表通道 " 接受中外媒体采访,展现了基层党员的巾帼风采。2018 年她被评为全国 " 最美退役军人 ",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露率领所在团队积极通过线上渠道参加国际事务,发挥专家作用,及时撰写涉及抗疫物资的商品归类指南,得到世界海关组织(WCO)联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抗疫物资归类指引采纳,为全球相关物资进出口提供指导意见,极大地支持了全球抗疫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帮助。2020 年 10 月,甘露卸任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主席,但如同当年转业时立下 " 退役不褪色 " 的誓言一样,甘露表示," 卸任不卸责任。海关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枢纽’,我要驰而不息,继续参与推动中国海关协调制度国际合作活动,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在她的带领下,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善于运用国际规则的中国海关归类专家团队迅速成长,她所在的 " 甘露工作室 " 深入一线调研、倾听企业呼声,帮助企业了解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在贸易合规的前提下更好地 " 出海发展 "。
张诚:脱贫攻坚 " 引路人 "
" 今年第二批生猪出口的分工应该差不多是这个时候发了 ……" 大暑刚过,张诚想起驻村扶贫工作结束前跟村里交接的工作,不禁自言自语。
2019 年,部队转业干部张诚积极响应落实国家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部署,主动申请奔赴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中洞村任第一书记。面对全镇经济情况 " 倒数第一 " 的状况,张诚挨家挨户调研,摸准村情村况。慢慢的,一张精准扶贫、穷村变富的小康建设蓝图在他脑海中铺展。但创业之初并不顺利,村民对张诚提出的 " 大计划 " 缺乏信心,面对村民的质疑,张诚亲力亲为,招商引资建立生态农庄,开辟农产品出口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当村民收到第一笔实实在在的分红后,都竖起大拇指说:" 张书记真的是我们村的致富产业领路人!"
扶贫不仅要 " 输血 ",还要 " 造血 "。张诚引入投资 710 万元,大力开展养殖鸭类产业合作项目,制定了 " 公司 + 农户 " 长期合作机制,解决全村就业人数达 100 多人。" 生态农庄是我们五华县的明星扶贫产业,光 2020 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就达到了 270 万元,每户贫困户可领取到分红 2400 元,另外还有 50000 元收益分配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现在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红火了!" 生态农庄的邓力强说:" 感谢党的好政策,没有扶贫工作队的带领,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脱去一身制服,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一起耕种,深入贫困的家庭为他们 " 一户一策 " 点燃脱贫致富希望。在张诚心中,脱贫除了提升收入,更重要的是改善老百姓生活环境。他积极推动地方 " 两委 " 投入中洞村基建项目,完成该村饮水净化工程,全村 11.3 公里路灯亮化、七个片区道路硬底化、污水处理工程全部完工,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通过张诚和扶贫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中洞村 105 户贫困户率先脱贫,脱贫户人均年收入从五年前的不足 4000 元上升到如今的 15300 元,成功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张诚也被评为 " 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中洞村也从镇上的最穷村摇身变为水寨镇省定贫困村中的最富村。
广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一朝入伍,军魂入骨。2020 年以来,广州海关先后有 149 名退役军人干部职工获得各类奖励表彰,其中三等功 14 人次、嘉奖 168 人次,涌现了一批 "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 全国海关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 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 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 等先进典型代表。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关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