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 2021-01-08
【档案观止】中国科大少年班:把“神童”培养成精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中国科大南迁合肥后,

创造了中国教育界的多个第一,

其中一个就是在

1978 年创办了第一个少年班,

培养我们常人眼中的一批批 " 神童 "。

中国科大少年班于 1978 年 3 月创办。但其实,早在 1974 年就有人提出了创办少年班的设想。这个人就是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永恒的东风——中国科大故事》一书披露,1974 年 5 月李政道回国访问时,通过周总理向毛主席建言,中国要培养一支 " 少而精的基础科学研究队伍 "。建议获得了毛主席的赞同,但因为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获得实施。

1977 年 10 月,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致信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推荐江西赣州 13 岁的宁铂上大学。11 月 3 日,这封信得到了方毅的批示。

○ 1978 年,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和中国科大少年班第一期学生合影(资料配图)

1978 年 3 月,中国科大少年班正式成立。少年班创办的消息一经传出,引发了各方的广泛瞩目。的确,对于当时急于找回失去时间的国人来说,以这些 " 神童 " 为代表的少年班的出现,无疑是那个年代上演的最振奋人心的 " 青春励志大片 "。

1978 年 4 月 29 日,时任中国科大副校长严济慈,就题词 " 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来勉励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同学们。如今,合肥市档案馆就馆藏着这幅珍贵题词的影印件。

○ 1978 年 4 月 29 日,严济慈为少年班同学题词(影印件)

1979 年 4 月,首倡创办少年班的李政道教授也来到少年班与师生座谈,并赠送 18 本从美国带回来的科技书籍给少年班;1987 年 12 月,李政道又专门为少年班题词," 代代出新人,英雄在少年 ",以纪念少年班成立 10 周年。

○ 1979 年 4 月 20 日,李政道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对于少年班的这些学生,可能不少人心里都充满了好奇:这些 " 神童 " 到底有多 " 神 " 呢?在早期的少年班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79 年,28 岁的朱源刚到少年班当班主任。当时 79 级少年班有个数学学习兴趣小组,成员大都是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有一天朱源问学生们有没有学过复变函数,询问后得知,学生中有的学了四分之一,有的学了三分之一,最多的自学了一半多一点,而复变函数是他们一年以后才学的课程。

朱源这样问当然有他的用意。他想,如果这些孩子能自学完课程,可以尝试参加两周后 78 级本科生复变函数的期末考试,若能拿到 85 分的话,就可以让他们免修这门课程。学生们一听,也愿意试一试。半个月后考试成绩出来了:少年班考生中有 2 人得了 100 分,1 人得了 98 分,1 人得了 87 分,最少的也得了 64 分。

○以板凳踮脚做题的少年班学生(资料配图)

作为中国教育的改革之举,中国科大少年班自创办后一直在进行着创新:1979 年开始,少年班招收的学生也开始通过高考进行选拔,基本是面向年龄不超过 16 周岁的高二及高二以下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招生;1985 年,中国科大在总结和吸收少年班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少年班的教育模式向普通本科生推广,创办了不分系科的理科实验班—— " 教学改革试点班 "(又称 " 零零班 ");2010 年,在教育部批准下,选拔 17 周岁以下的优秀高二及以下年级学生,在少年班学院创建 " 创新试点班 "……

当然,除了选拔和招生方式的创新外,在教学上,中国科大少年班更是有着独到之处。在少年班,大部分学生实行两段式学科平台培养模式,也就是前两年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两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专业学习。而最主要的是,老师在培养过程中很重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尽早引导他们进入科研一线,通过实践锻炼,帮助学生选择和调整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修读相关课程;并鼓励专业交叉,学生可以选修多个专业的课程,使得学生有较为广泛的适应面,同时在符合自己兴趣、特长的方向有充分的发展,实现 " 广度 " 和 " 深度 " 的真正和谐统一。

因为这些,中国科大少年班成为了合肥的一个亮点,不少人通过少年班来关注合肥。在合肥市档案馆馆藏的 1998 年 10 月 27 日《外事侨务情况》简报中,就以《韩国记者建议合肥做好包公文章、宣传科大少年班》为题报道说,"10 月 22 日,韩国文化广播电视台驻北京特派员金相哲一行 3 人在合肥采访,参观并拍摄了包公墓、包公祠、包河公园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现将他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整理如下:

金先生说:中国科大少年班办得很好,搞天才教育,出了许多人才,要好好宣传。科大、少年班、科学岛,说明合肥科学技术有一定水平,拥有大量人才。这是合肥的优势。国外对此了解了,来投资的人会多的。"

○《韩国记者建议合肥要做好包公文章、宣传科大少年班》

40 多年来,中国科大少年班把这些 " 神童 " 培养成了各个阶层的精英人才。有数据统计,从 1978 年创办到 2018 年,少年班学院共毕业 4140 人,已毕业校友中约 90% 进入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深造。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国内外著名学府、科研机构脱颖而出,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科学家;更有许多人在 IT、金融、制造等行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程堂义 韩君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