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8-03
慕了《玉楼春》里大户人家的生活?江南这些名门望族可比它牛多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最近,古装轻喜剧《玉楼春》正在热播,让观众得以一窥明清大家族的生活。

你眼中的名门世家:锦衣华服、玉盘珍馐、笙箫遍彻 ……

名门世家眼中的自己:诗书礼仪、孝友传家、积善教化 ……

历史上,江苏的名门望族,可比电视剧里的牛多了。但凡传承几百年不衰、人才辈出的,一定有自己的传世秘诀。

是什么限制了你的想象?一起来看看吧。

庄氏家族

宅院遍布半个常州城

古色古香的青果巷

" 大江以南,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毗陵庄氏家世尤盛。" 在经济富庶的江南,曾有这样一个家族,宅院一度遍布半个常州城,它就是常州庄氏。

《玉楼春》开篇说:" 那是我孙家煊赫至极的一年 ",而常州庄氏的煊赫,持续了二十世。

常州庄氏本是普通百姓,从安徽流寓金坛,随后入常州经商。庄秀九是一世始祖。

八九岁的庄秀九跟着父兄经常到蒋家走动,蒋家看秀九聪明好学, 断定将来要成大器,于是订下娃娃亲。

常州夜景

秀九长大后入赘蒋家,继承了蒋家的财产,但子孙并没有改姓。因为家境开始好转,子孙萌生了读书求仕的志向,由此开始了庄氏家族的辉煌。

庄氏有两样别人不能及的 " 技能 ",一是子女都爱学习,个个是学霸。传至第八世庄起元和庄廷臣同祖兄弟,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 年)双双考中进士,分别徙居常州郡城西门织机坊和东门马山埠,人称 " 西庄 " 和 " 东庄 ",从此家声大振,一发而不可收,累世科甲,门庭煊赫。

从万历年间第八世到光绪年间第二十世,庄家共出了状元 1 名(庄培因,第十二世)、榜眼 1 名(庄存与,第十二世)、传胪 1 名(庄应会,第九世),进士 35 名,举人 82 名,贡生 54 名,太学生难以计数。

除了考试 " 外挂 ",庄家人的婚姻还特别好。在常州庄氏族谱上,姻亲栏目里列出的名人有一长串:唐荆川、恽南田、赵翼、洪亮吉、盛宣怀、吕思勉、瞿秋白 …… 这样的家族能不强吗?

袁氏家族

代代相传的优秀,是有 " 秘诀 " 的

万历二十二年(1594),袁了凡举家搬迁至吴江,开始隐居生活,行善积德,同时专心研究历法、律吕、水处、河渠、赋役和屯田,直到万历三十四年(1606)去世。

他曾经担任宝坻知县,革除弊政,兴修海堤,治理堤内盐碱地,将南方的水稻引种到北方。

后来,他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时,受到右侍郎宋应昌的重用,随军赴朝鲜讨倭,屡建功绩。因与主将意见不合,被诬告、受弹劾罢免回乡。

天启元年(1621),朝廷终于为袁了凡洗清冤情,追叙他征讨倭寇的功绩,下诏追赠尚宝司少卿。

袁了凡,名袁黄,出生于吴江书香门第," 了凡 " 是他的号。

再向上追溯,袁家代代人才辈出,但身世也很坎坷。

高祖袁顺有舍生取义的正义感。明初靖难之役,袁顺反对朱棣篡位,给家族招来大难:家产没收,被迫出走外地,隐姓埋名。

后来,遇到朝廷大赦,袁顺才带着妻子到吴江定居,以教书为业。

因为受到牵连,家族世代不能参加科举," 学而优则仕 " 与袁家无关。

从曾祖父袁颢开始,袁氏从医谋生。祖父袁祥没有从医,他沿着祖上的政治立场,寻访建文遗事,翻阅残文旧案编著成书,纪念靖难死节之士。

父亲袁仁,不仅有很高的儒学造诣,曾跟从泰州学派王艮学习,而且博学、涉猎广,尤其钟情医学,毕生治病救人。

后来,时过境迁,建文皇帝的事有所松动,受迫害牵连的家族也得以重返仕途。正统六年,袁黄兄弟中举,个人和家族命运得以扭转。袁黄和哥哥袁衷、儿子袁俨,都曾考中进士,以报国恤民、勤政廉洁著称。

这个优秀的家族,不仅靠基因传承,还有代代相传的 " 秘诀 " ——家训。袁颢撰写《袁氏家训》,把人生经验传给子孙。袁衷、袁黄等兄弟五人回忆父母平时的训诫,整理成《庭帏杂录》。

袁家最著名的家训,就是袁黄的《了凡四训》。这是著名的劝善书,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

秦氏家族

传家宝不止有网红园林,还有家风

明正德年间,无锡惠山脚下出了个网红打卡点,名叫 " 凤谷行窝 "。这是兵部尚书秦金家私家园林。后来,园子改名叫 " 寄畅园 ",取王羲之 " 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 " 的诗意,也叫 " 秦园 "。

几百年间,这个资深网红热度不减,连皇帝也不愿错过。

康熙、乾隆分别六下江南,都会驾临惠山秦园。园中两株桂花树旁,保存着御书石匾额 " 山色溪光 "" 玉戛金枞 " 各一方。乾隆实在爱得不行,干脆 " 打包带回家 ",在清漪园(今颐和园)里仿造了一个惠山园(今谐趣园)。

园林主人秦氏家族,是无锡 " 孝友传家 " 的世家望族,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

时间上溯到北宋,秦观极爱惠山,多次和苏轼同游,死后也安葬在这儿。秦观的十一世孙秦惟祯在无锡娶妻、落籍,成为锡山秦氏的始迁祖。

秦氏家族有多优秀?来看一组数据:明清时期,秦氏子孙读书入仕的很多。据北京孔庙的明清进士题名碑统计,锡山秦氏有 33 名进士、77 人中举,其中 13 人点了翰林 ……

秦氏家族为什么这么优秀?来看两个例子——

寄畅园创始人秦金的父亲秦霖长年乡里教书,儿子就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后来,秦金入朝为官,皇帝想给他升职加薪,他却都推辞了,只保留了一个奖励,就是让儿子入国子监读书的名额。

明代,秦家有秦永孚、秦仲孚兄弟,他们的父亲 54 岁时患心痛病,药石无效。兄弟俩每天给父亲按摩胸口。后来,他们的母亲因摔伤流血不止,伤口因天气炎热发炎流脓,兄弟俩就轮流给母亲吸脓液,伤口终于愈合。

" 读书传家 "" 孝友传家 " 的祖传家风,也许才是无价的传家宝。

曹氏家族

连娱乐生活都这么有文化

水榭亭台,曲声慢慢,绫罗绸缎,欢声笑语 ……

在《玉楼春》中,孙家老爷办寿一段让人恍然入梦。四公子牵着妹妹的手,一路飞奔至宴席,好似有了贾宝玉和林妹妹身影。

不得不说,《玉楼春》的人设和造型都与《红楼梦》酷似," 百年望族 " 的贾家其实充分对照着清代江宁钟鼎之家曹家,三代执掌江宁织造 60 多年。

当家人曹寅,不仅在权贵中如鱼得水,文化上也是一把好手。

江宁织造博物馆内还原的曹家戏苑

据传有一次,曹寅把《长生殿》的作者洪昇请到自己家,用自己家的戏班子演《长生殿》,一连三天,便请江浙两省名士。

曹寅和洪昇在戏台前各据一桌,摊开剧本,一面听戏,一面看本子,同时 " 批改作业 "。改完后,两相对照,都挺佩服对方。

对文化的热爱,深深影响了整个家族。曹雪芹家本人就是个扎风筝的高手,他曾写过一本关于风筝的专著《南鹞北鸢考工志》,里面详细介绍了 43 种风筝的扎、糊、绘、放等工艺和技巧,绝对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男人们有男人们的娱乐,小姊妹儿都玩些啥?打灯谜、行酒令。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元春省亲回宫后不久,因为时在元宵前后,就差人送出了一个灯谜,让娘家人去猜,猜对有奖。

" 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自己越发喜乐,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设于当屋,命他姊妹各自暗暗的作了,写出来粘于屏上,然后预备下香茶细果以及各色玩物,为猜着之贺。"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贾母在大观园宴请一回,鸳鸯行牙牌令助兴。想玩这个酒令,必须要懂骨牌,要对诗词熟稔于心,否则一般人玩不了。

如此看来,参加大户人家的娱乐活动,还得满腹经纶才行。

时光扭转

余温长存

江苏名门望族留下的物质、精神财富

值得后人永远品味、学习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刘静妍 宋经纬 / 文

相关标签

江南 常州 万历 吴江 始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