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队向来是奥运会的夺金大户。不过,因为被世界体育仲裁法庭禁赛,俄罗斯运动员无法以俄罗斯代表团的身份参赛,而只能以俄罗斯奥林匹克委员会(Russian Olympic Committee)为名参赛,名字甚至不能用全称,而是只能用缩写的 ROC。
除了名字之外,俄罗斯队也不能使用自家国旗和国歌。开幕式上,ROC 的旗帜为俄罗斯奥委会会旗,配乐为俄罗斯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片段。这也就是说,当俄罗斯运动员拿到金牌时,赛场升起的就是俄罗斯奥委会会旗,演奏的是《第一钢琴协奏曲》。
为何俄罗斯人选择《柴 1 曲》作为 " 代国歌 "?
实际上,俄罗斯曾向国际奥委会申请播放《喀秋莎》,但国际奥委会以《喀秋莎》知名度太高为由予以了拒绝。无奈之下,俄罗斯退而求其次使用了《柴 1 曲》的片段。对俄罗斯人来说,《柴 1 曲》的知名度不亚于《喀秋莎》,而且在奥运会上演奏《柴 1 曲》总好过演奏奥运会会歌吧。
呃,2018 年的平昌冬奥会,俄罗斯队的升旗曲就是奥运会会歌。
对俄罗斯运动员来说,奏《柴 1 曲》的问题在于不能跟着唱,因为这首钢琴曲没有歌词。
当然了," 国歌 " 不能唱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西班牙国歌《皇家进行曲》就没有歌词,所以,西班牙队员从来不唱国歌,升旗奏乐的时候只能跟着 " 哼哼 "……
老实说,对普通民众来说,奥运会一直有两大功能:一个是普及地理知识,一个是欣赏各国国歌。总体上,世界上的国歌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战歌,一种是颂歌。战歌听起来澎湃激昂,颂歌听起来舒缓悠扬。
一般来说,采用战歌为国歌的国家,国家政权通常源自革命,比如中国的《义勇军进行曲》、法国的《马赛曲》、美国的《星光灿烂的旗帜》;采用颂歌为国歌的国家,国家政体往往源自改革,比如日本的《君之代》、荷兰的《威廉颂》、英国的《天佑女王》。
就音乐本身的艺术价值来看,战歌和颂歌其实各有千秋,本无高下之分。不过,在奥运赛场摘金升旗时,本播认为,还是战歌更合适一点,你觉得呢?
(《朋友五个圈》栏目策划:林牧;统筹:王会进、孙毅;文案:王敌;出镜:杨依泓;拍摄、剪辑:邓迪、吴惠霞;栏目设计:张文越;海报设计:陈柏林;片头设计:黄晓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