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8-04
检察官和法官助理成了战“疫”志愿者,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邓雯婷)在普通人眼里,他们是严肃的检察官,是法官助理,不过目前他们成了小区送菜工、社区 " 转码员 ",甚至成了 " 客服 "。南京本轮疫情发生后,南京检察机关和法院的不少工作人员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其中三名志愿者,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战 " 疫 " 故事。

在战 " 疫 " 一线,我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讲述人:杨洋 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我是今年 5 月到江宁法院工作。南京发生疫情后,我就报名到江宁禄口街道当志愿者。我是法院 10 个志愿者中唯一的女孩,当时我心里有些忐忑,生怕自己做不好。我收拾了一些东西,就坐车过去了。到了之后,我们被安排住在一个学校里,一开始住在行军床上,床非常窄,都不敢翻身。约一个星期后,我们的床换成了折叠床。

△杨洋

一天早上,我们接到了对驻点封闭小区进行第五次核酸检测的通知,于是马上穿上防护服,与医护人员一起,挨家挨户敲门,对千余人进行核酸检测采样。34 度的高温之下,我们连续工作四个多小时,即使出现中暑、脱水等症状,依然咬牙坚持,确保不遗漏一家一户。任务结束,脱下防护服的瞬间,汗水如注,双手也被汗水泡得发皱发白,但我们不会退缩。

△杨洋画的蜡笔小新

顶烈日冒酷暑,为居家隔离的住户运送物资,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一箱箱鸡蛋、一袋袋蔬菜,从送货的三轮车上搬下来,再一趟趟地搬到住宅楼。身上的衣服,往往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我们无暇顾及。住户们被隔离在家,但生活还要继续,他们的一菜一蔬,由我们用心守护。

△杨洋在红马甲上画上卡通周杰伦

大家打趣说我是灵魂画手,因为我穿防护服前,会用黑色的笔快速画上卡通画,比如蜡笔小新。因为我的偶像是周杰伦,所以在我的红马甲上,画了一个戴墨镜的周杰伦,也算是生活里的小情趣吧。

我们经常告诉驻点小区里的人们,他们从不孤单,因为我们就在身后,做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前几天,我意外地收到了法院同事们送过来的补给物资。那时我才意识到,在我们这些志愿者身后,也有另一群 " 志愿者 ",默默支持着我们。" 你们安心工作,我们在后方一直都在 ",这些话我们会深深铭记在心,谢谢大家与我们共同面对这场无声的战役。" 战斗到底 ",是我们最铿锵的回应。

我们在禄口街道高风险地区已经工作一个多星期,期间,我看到了太多党员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身影,听到了太多 " 我是党员,就应该冲在第一线 " 的声音。于是,我庄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向疫区逆行,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请组织考验我。"

" 我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完成派送、核酸检测、垃圾分类、人员安置等各项任务,确保一刻不误、一个不漏。请党组织相信我。" 杨洋坚定地说。

检察院检查辅助人员成了社区 " 转码员 "

讲述人:孟莉莎 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综合管理部检察辅助人员

连日来,南京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位市民的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想应该为这场众志成城的战 " 疫 " 做点什么。于是,我向单位和所在街道提交了志愿者申请,提前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等待一声令下,随时奔赴抗疫一线为居民服务,贡献力量。

△孟莉莎

" 你好,我是洪武路街道的工作人员,我们收到你的志愿申请,请于明天上午 7:30 到街道支援工作。"7 月 28 日晚上 10 点多,我接到了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工作任务后,我立刻向单位分管领导汇报情况,单位领导和同事嘱咐我 " 请务必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 "。

秉持党员冲锋在前的理想信念,带着同事的关心和支持,我站在服务街道居民 " 黄码转绿码 " 的工作岗位上。一早,门外就排起了长队。由于黄码人员数量多,情况各不相同,不少黄码人员出现 " 转绿 " 资料不全的情况。我与其他志愿者们安抚居民情绪,协调梳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发放对应的转绿材料,并协助街道工作人员及时和各个社区对接,完善流程。就这样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理解,在居民的积极配合下,转码的工作越来越顺畅。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一位三次 " 造访 " 的阿姨让我印象深刻。她第一次来是帮她的女儿转码,核酸检测报告都已复印,资料准备得很齐全,从了解情况到收集资料,前后 3 分钟就全部完成。可是没过多久,这位阿姨又回来了,原来她家里有 3 名居家隔离的黄码人员,转绿的重任就交给了她一个人。

" 现在家里就我一个‘绿码’,实在很不方便,孩子也想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你们今天几点下班?能不能麻烦你们再等等我准备好其他人的资料,争取当天都办好?"

" 阿姨您放心,我们今天没有固定下班时间,您就安心回去准备材料吧,我们会等到最后一个人办完,再结束工作。"

晚上 7 点多,这名阿姨第三次来到街道办事处,完成了全家黄码人员的 " 转绿 " 手续。此刻门前已经没有人在排队,手边的长桌上摆满了各类材料,志愿者们的防护服已被汗水浸湿,但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抱怨。

结束了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临睡前我看到有人发了黄码变绿码的朋友圈,我为他点了赞,也为跟我一样的转码志愿者们点赞。

两天接打 300 多个电话的 " 客服 " 检察长

讲述人:李英明 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员额检察官

7 月 29 日上午,我突然接到紧急任务,要安排江宁区集中隔离人员定点隔离事项。任务很突然,我匆匆回家拿了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就往单位赶。

李英明(左)

作为一名转业军人,应对突发状况的心理素质还是有的,但这次面对未知的任务,觉得身上承担了更多守护江宁群众生命安全的责任和使命。上车后才得知此行是去秦淮区开展工作,虽然秦淮离江宁并不远,可我心里没底。

到达指定地点已经是傍晚,顾不上吃饭,我们一行三名同志立即投入了工作。我们检察院的张咏梅副检察长此次工作是负责对接秦淮区所有隔离点,统筹安排各项工作。

对于点的设置、人员物资配备、与相关部门沟通等大大小小事项,都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一边是根据统一安排从江宁转运需要隔离的人员,一边还有许多需要沟通协调安排的事项,所有工作的完成都要以分钟计。

看着张检从白天到黑夜,有打不完的电话,发不完的信息,手机没电了用充电宝,几个充电宝轮流用,吃一顿饭的时间接十余个电话。粗略算了一下,两天时间,张检接打电话 300 多个,时长 1500 多分钟,发送信息 500 余条 ……

我忍不住说了几次," 张检,你要保重身体,休息一下!" 张检总是说 " 马上还有几件事情要安排,等一等就休息。" 可头两天,我就没看过她好好睡上一觉,累了就在凳子上靠一会。

零零碎碎的工作,无一是 " 大事 ",但件件都是 " 大事 "。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建立隔离点,及时将需要隔离人群妥善安排,全体工作人员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全体疫情防控战线上的干部,没有一个喊苦喊累。

经过大家的努力,几个隔离点的事项安排妥当,大批被转运来的人员被有序安置。看到防疫工作越来越顺畅,我们心里非常欣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