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扬州人的慢生活,是 " 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 "。清晨去喝一杯早茶,再品尝一下扬州包子等特色点心 , 这就是 " 皮包水 "。下午去澡堂泡个澡,就是 " 水包皮 "。受新冠疫情影响,现在大部分市民都在居家防控,他们 " 扬州味 " 的居家 style 是怎样的?
△毛志晨和女儿毛昕妍拍摄抗疫居家锻炼视频
网红足球老师教市民在家过 " 脚瘾 "
" 这套动作总共有 8 个动作组成,有上肢动作也有下肢动作 …… 希望疫情能尽快结束,大家平安!"8 月 3 日,毛志晨和女儿毛昕妍拍了一条抗疫居家锻炼的视频发到了某短视频平台,受到了不少网友的点赞。
毛志晨是扬州大学体育学院球类教研室主任,亚足联 / 中国足协 C 级教练员,在短视频平台上以花式足球展示俘获近 10 万粉丝的关注,目前短视频播放量超过 1000 万。
如今,扬州因为疫情按下了暂停键,因为疫情原因,目前毛志晨正和家人居家防疫。" 很多人觉得运动必须要有场地和器材,其实只需要一小块稍微宽敞的场地就可以。" 毛志晨重新编排了一组适合室内和小场地练习的足球动作,和女儿毛昕妍录制了一些居家健身的视频,教市民利用足球在家里做一些基础运动。一个足球,从上肢运动到下肢,既练了协调能力,又练了球感,还增近了亲情,一举多得。
" 现在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居家隔离。" 毛志晨表示," 希望我和女儿的这些视频能够让更多扬州市民受益,在家也能享受足球的快乐,共同居家抗疫,早日战胜疫情。"
△阮锡安在读书
" 老扬州 " 准备玩短视频
阮锡安今年 60 多岁,是一个典型的 " 老扬州 "。" 平时非常忙,但我的生活也很有规律。" 阮锡安每天早晨 4 时 30 分起床,学习 1 小时,然后前往瘦西湖锻炼,8 点多出门去研究所工作。下午下班后,和同事快走 1 小时,晚上整理一些研究资料,练练书法。
阮锡安还有多重身份,他是清代扬州历史文化名人阮元的六世孙、阮元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扬州阮元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平时,阮锡安每天都要忙阮元文化宣传,并组织各种讲座、参观,宣传阮元家风家规。
扬州发生疫情后,阮锡安开始居家。" 我的心态还是不错的,正好可以把平时没有时间整理的资料静下心来汇总。" 从居家开始,他就开始专心收集阮元书法资料、添加注释,准备出一本相关的书。
除此以外,阮锡安还准备进军网络:" 我们研究院准备推出与阮元相关的短视频,放在网络平台上播放。此前我已经和研究所的年轻同志一起做了专门学习,现在我们经常通过网络交流视频的内容。" 常年锻炼的习惯阮锡安也没有丢,每天固定的时候,他还会做好防护,下楼在小区里遛弯,快走 1 小时左右。
对于阮锡安来说,居家隔离能够让自己享受到难得的清闲时光,还能调理调理身体:" 咱们响应号召,居家隔离,调整好心态,做出点成绩,用另一种方式抗击疫情。"
△王其标为女儿讲解扬州文人香
非遗大师居家不忘传承 " 文人香 "
8 月 4 日下午,在扬州市广陵区南门街,王其标正在家中教两个女儿制香、焚香。" 这段时间居家防疫,我在公众号上写了不少扬州文人香的历史和知识。" 王其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居家这段时间,他正好可以静下心来复原古香方,同时修改《中国文人香》的文稿," 这本介绍文人香的书我已经写了三年时间,得抓紧了,争取在年底能出版。"
王其标是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人香制作技艺传人。2020 年疫情期间,他研制了防疫香囊,共捐赠了近 20000 只香囊给奋战在武汉等城市的医护人员,以及坚守在扬州的公安、高速服务等一线工作者。今年疫情期间,王其标也向医务工作者捐赠了防疫香囊。
△防疫香囊
王其标说,其实早在两千年前,扬州就有利用香药和香熏进行防疫避秽和清洁消毒的记录,两汉时期的扬州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生活熏香习俗。扬州医家,如吴普、鉴真、许叔微、滑寿、吴师机等,更是将香药和香熏实践推广成具有鲜明扬州地域特色的芳香治疗法。
" 我们除了不出门、不聚集、外出戴口罩,同时也要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居住空间的通风消毒。" 王其标表示,文人香对这方面有一定效果,希望能普及到居民日常生活中。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顾潇 庄剑翔 韩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