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8-04
深晚书评|毛尖:三本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第一次见潘敦,我是把他当西门庆的,有钱有闲玩风弄月,虽然过手的不是活人,是字画古董,但都是绝色。

后来,读他文章,惊讶他学董桥到了标点符号。而且,他把影响的焦虑转换成了快乐,有朋友劝他摆脱董桥走自己路,他笑笑不改,更加惟妙惟肖," 女老板姓费,我们都叫她的英文名,Daisy。" 风格的练习到了舍身的地步,就比爱情更不讲道理。所以我有时候也替董先生操心,身边有一个这样的男人,模仿你,代言你,是人生的犒赏还是惩罚呢。

后来就读到了潘敦的《后来》。董先生题的书名,文章大多经陆灏之手发表,跟古董一样,此书大都关乎往事,也和古董一样,历久弥灿。书中记叙了潘敦切换频道转到字画后的觥筹交错,不知道是家学还是董桥影响,他为文和为人一样,不惊不乍,放而不荡。其实,以他的盛年和能力,完全可以走千里江山图路线,青山绿水轻裘肥马,啸吟江湖不过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但他选了富春山居舆图,远山长云山淡,渔樵耕读,守株待兔。

他喜欢守株待兔。开的松荫里画廊,只接纳出过 " 三本半 " 以上书的艺术家,因为他骨子里是个古代的画廊老板,穿上长衫,就是唐伯虎文征明的朋友,题字作画,所有文人的花拳绣腿,不稀奇呀,必须有点术业,这字那画,才有个渊源。所以,无论是董桥,杨之水,张大春还是白谦慎,被松荫里不懈守候,是因为他们各有各的世界观。或者,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这个复旦化学系毕业的收藏家,为我们恢复了字画的中国礼乐。所谓三本半,不过是胸有沟壑的一个注脚,有观点,才有字有画,内心草木丰沛,笔底风流才是真刀真肉。

应该就是内心格外丰沛,潘敦的松荫里才能在当代神神鬼鬼的字画界开出自己的莲花池。他的常用词汇是 " 老派 ",他的常用意象是 " 月亮 ",他经常的感叹是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手机成为手的年代,文人字画是两岸青山自兹去,潘敦的努力也就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如此也就解释了他不懈模仿董桥的原因。风雨时刻见到君子,心里那个欢喜啊。既然欢喜,就要年年今夜。纵色纵欲到潘敦这个地步,也就无拘无束,类似《笑傲江湖》里,莫大先生以一曲《凤求凰》压场,不知道的人听着是纵横翱翔,知道的才听得出其中的低回悱恻。

董桥有一本书,叫《从前》,他这本,叫《后来》。图书史上,这样前赴后继,强行发生关系的,没怎么见过。不过,古代的诗词唱和,大抵也就这个情形吧。上次去香港看董先生,道群,陆灏,宝爷和潘敦一起去的。聊了一会,大家求董先生写字。我请董先生为我写 " 凛冬将至 " 四字,董先生稍一沉吟,潘敦已经选了蓝色洒金蜡笺竖幅铺上,其中默契,就是我见青山妩媚,青山见我如是,哎呀,不能想。

潘敦的松荫里,两岸三地都开出了名气,厅堂里挂了各种宽窄的字画,外厅挂了 " 无所畏 ",里厅挂 " 一生所爱 ",门楣是 " 今朝风日好 ",他自己则一直是少爷打扮,聊的都是字画、紫砂和菜单,从来没见他左拥右抱过含香老五或老六,但一身清晨的风流,会让王家卫觉得《繁花》预告片口味重了点。其中,我是觉得,藏着三本半的 " 半 " 字要义。

三本半,原来的意思来自陆灏,他自己出过三本书,又和杨之水合著了一本,算半本。不过看完《后来》,才能真正领会 " 半 " 的意思。《后来》三十九篇,多是戛然而止的故事或饭局,就像他的主人公常是半旧人物,信命信风水信相冲相克,懂得适时谢幕,见好就收,所以这个半,既是人生有涯的道德,又是岁月无涯的自觉。松荫里的半,回应的就是其中盈亏,就像潘敦的风流,半山半水,半欲半禅,半明半荫。

相关标签

笑傲江湖 香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