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8-05
第七届甘肃省道德模范丨刘小凤:用实际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真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儿子脑瘫残疾、丈夫患病去世的双重打击下,她自信坚强、乐观向上,用爱心孝敬公婆,用信心育儿成才,把一个连吃饭走路等生活技能都无法独立完成的脑瘫儿童培养成 " 荣誉研究生 ",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她,便是第七届甘肃省道德模范刘小凤。

1992 年 9 月 29 日,一声嘹亮的啼哭声,家住段家滩的刘小凤迎来了她的宝宝。" 我们家人起初并没有察觉到有啥异样,看到差不多大的孩子会爬会翻身会站立会挪步走路了,但我的儿子还是‘软软的’。直到 11 个月大时,孩子因感冒发烧被送进医院,才被确诊是脑瘫。" 刘小凤说。

刘小凤告诉记者:" 当时没有任何康复训练机构,也不知道如何帮孩子康复,家人就从帮助孩子学‘走路’开始。起初,孩子不适应,经常没‘走’几步就双腿跪地,两个膝盖被磕碰得鲜血淋漓。" 而为了给孩子治病,刘小凤一家人多次前往石家庄、北京、西安、成都等地寻求脑瘫的名医。跑了很多路,也花了不少钱,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 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因为身体原因没办法和正常孩子一样到校上学,只能在家里由我们自己教。慢慢地,孩子也养成了学习的习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每学期我们把教材和参考资料都买回来,跟着学校的作息和上课进度走,孩子也跟得上。小学四年级时又给他买了电脑报了网校,根据固定的课程进度跟着学,就这样一直到高中毕业。" 刘小凤说。

2011 年," 高中毕业 " 的儿子开始憧憬大学校园。刘小凤多方联系,积极沟通,最终儿子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无法握笔写字是考试的最大障碍,他只能做选择题。尽管如此,所有科目选择题总分 280 分,儿子考了 262 分,其中数学科目选择题部分得了满分。" 尽管如此,孩子还是没有被任何一所大学录取。" 刘小凤说。。

刘小凤说:" 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兰州大学接纳了他。孩子以旁听生的身份成为兰州大学‘ 2011 级本科生’。如今,儿子已在兰州大学完成本科、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目前正在攻读博士。" 而刘小凤儿子的经历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励志榜样,兰州大学 110 周年校庆典礼上,校领导授予他 " 荣誉研究生 " 称号。

在 2008 年,刘小凤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她既要照顾残疾的儿子,又要照顾年迈的公婆,生活的担子更重了。但她依然坚持每周带儿子看望爷爷奶奶,为老人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老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尽心操持。为方便公婆生活,刘小凤把自己的电梯房留给了腿脚不便的老人,自己和儿子在一套小房子居住,公公婆婆逢人就夸儿媳妇和闺女一样亲。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程珊珊

编辑丨李雪岚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标签

脑瘫 兰州大学 甘肃省 科目 育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