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8-05
深晚报道|“深圳声乐季”汇报成果,艺术总监雷佳:艺术之梦需用一生努力追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4 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的 "《青春之歌 · 颂百年》——‘深圳声乐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 公益音乐会在龙岗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同时,该音乐会也是 " 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 "3 年来的总结与回顾,向观众汇报声乐季学员 3 年来的学习成果。

作为 " 深圳声乐季 · 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 " 艺术总监,雷佳和同伴 3 年来不断实践探索如何更高质地为业内培养输送声乐人才。7 月 25 日,在深圳龙岗文化中心,一场特殊的 " 入学考试 " 正在进行。观众席第二排," 观众 " 雷佳正在一边聆听演唱,一边做着笔记。看完本届 36 名正式学员在 " 全国声乐邀请赛 " 的演出,对这一场 " 摸底考试 " 更有感触。虽然之前也多次看过学员们的演出视频,但是通过现场聆听,让她再次全面了解了大家的状态。虽然不是评委,但是她在每位学员的每首作品下都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外国作品演绎成熟,有表现力,控制、对比做得好 "" 中国作品咬字需注意 "。

▲雷佳

" 最初设置这个比赛其实就像是个‘入学考试’,让每位学员阶段性的检视一下自己,找到学习应该突破的地方。这么多专家老师、同行在这里,就像一面镜子,帮助大家在看清问题的同时,更能迅速找到提高的方法。我想说,不必太在意比赛结果,每个比赛结果都存在偶然性,而人生是长跑,艺术之梦更需要用一生的努力去追寻。愿大家在‘深圳声乐季’都能有更多的收获,发现更好的自己。" 雷佳说。

从舞台生涯,到院团领导,再到公益事业的推动者,雷佳始终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对艺术之梦的追寻。在 2019 年第一届 " 深圳声乐季 " 之前,国内还没出现过相类似的活动。在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雷佳带领团队摸着石头过河,边探索边总结经验。逐步探寻出一种融合大师课、示范课、一对一小课、论坛、比赛、展演、下基层演出及公益支教于一体的,以演促学、学演结合、学研融合的活动模式。

▲雷佳

" 早就听说‘深圳声乐季’是出了名的魔鬼训练营,这次亲身经历了一下,我觉得它更像是一次‘军训’,高强度的学习和舞台实践,让我们收获很大。而且‘入学考试’不仅让我们自己及时发现问题,连专家老师们都记得我们比赛中的问题,在课堂上会有针对性的开展指导,让我非常获益。" 学员沈晶晶说。

" 全国声乐邀请赛 " 的三天,是 " 深圳声乐季 " 最忙碌的时刻,与比赛同步进行的还有大师课公开课和 " 中国声乐高峰论坛 "。为了让工作在忙而有序之中开展,组委会每天晚上即使工作到再晚,都会在 " 雷总监 " 要求下召开工作例会,把工作内容进行逐一梳理。

7 月 27 日,的 " 中国声乐高峰论坛 ",三组各领域专家在台上各抒己见,思维碰撞的酣畅淋漓。开完例会的雷佳回到酒店已经是午夜零点。但在大堂遇到了指挥家李心草和歌唱家王宏伟、黄英、孙砾,以及几位艺术指导老师,原来老师们私下已经开起了 " 总结会 "。" 今年比赛难度提升了,应该适度增加合乐时间。"" 乐谱的版本还应该更加规范。" 专家们你一眼我一语,充满神采地探讨,完全看不出已经连续工作了 16 个小时。" 这个事业不是一个人的事业,也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因为声乐艺术是跨学科的艺术,是要集合全行业大家的合力去推动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邀请到全产业链条上的各领域专家都参与其中。" 雷佳感慨道。结果,专家们激烈的研讨持续到凌晨两点,但是第二天,他们 8 点半就要站在大师课的讲台授课。

" 专家们的这种奉献精神,这份团结一致为了做好这项事业的精神,令我万分感动。" 雷佳说," 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就是各个学科相互给予,相互借鉴,依靠大家共同的努力去推动的,缺一不可。就像木桶没有短板才能盛满水,缺了哪一块都不行。"

正是秉承了这样一颗推动声乐艺术发展的公益之心,凝结着专家老师们不计回报的付出,使得 " 深圳声乐季 " 逐步做出了规模和影响力,也将公益的爱心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 深圳声乐季 " 以公益之心发起,也始终在推动公益之心的传递。每年除了 " 中国声乐轻骑兵 " 的下基层演出之外,还会特别派出一支由优秀学员组成的小分队,赴边远地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音乐支教活动。

▲石倚洁

" 支教的过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脱贫攻坚取得的丰硕成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师资力量薄弱的严峻问题。" 雷佳通过支教真实了解了当下基层音乐教育的发展态势,所以在声乐季的招生名额设置上迅速做出调整,增加了中小学老师的名额比例,把基层师资的培养也纳入到 " 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 " 的体系当中。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希望他们把在声乐季的收获能够带回去,把这些知识播撒下去,传递到更多的孩子身上。不仅如此,因为学员们在声乐季得到了专家老师们的倾囊相授,得到了艺术与精神上的‘爱心赠与’,所以更应该饮水思源,将这一份爱心接力传递下去。"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