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 月 5 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在会上指出,鉴于目前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如果到了开学的时候仍然还有中高风险地区,那么开学的安排按照以前的经验和惯例,中高风险地区学校暂缓开学、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缓返校,以确保教学的开展是有序、健康和安全的。
刘培俊表示,具体开学时间的安排、方式的选择,以及疫情防控措施和教育教学的安排,各地要一省一案,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因校施策,确保适应不同的情况,实事求是做好开学的安排。
随着近期疫情的变化,广东各大高校也相继发出最新防疫通知,纷纷表示继续实行常闭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师生非必要不出省、离校后非通知不返校;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师生暂缓返校 ……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师生暂缓返校
2 日,中山大学发布重要提醒 @全体中大人的通知。表示为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根据属地政府的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师生们非必要不离省。在校师生非必要不离开学校所在地城市,离校师生非必要不跨地区活动,所有师生非必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城市,必须要前往的,需按学校相关规定严格申请报备审批。
对从中高风险地区及重点地区、景点、航班回来的人员应立即报告社区及所在校区门诊部,配合属地政府要求完成医学观察、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返校。近期有外省旅居史的师生员工返粤后,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而对于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师生暂缓返校,确有必要需提前返校的师生员工应报批获准后方可返校。
8 月 3 日发布紧急通知的广东工业大学也明确,身处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应服从属地规定,落实封闭、封控管理要求,暂缓返粤返校。
每天健康监测恢复 排查开学前 14 天有中高风险旅居史等
中大的通知中,要求师生们每天坚持健康申报,关注本人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及健康码颜色,按指引做好疫情防控。
同一天,华南师范大学发布紧急通知表示,为切实维护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全体师生员工须在 8 月 2 日下午 17:00 前,通过健康打卡系统如实更新个人健康状况、14 天内的旅居史及接触史等信息,并上传粤康码(或穗康码)和防疫行程卡。
广工要求减少跨省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全体师生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减少出行,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已外出的,请勿去人群密集场。
已返乡学生不建议提前返校;若需返校,健康状况需达到学校防疫要求,经过学院、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方能入校。近 14 天到过中高风险地区以及有本土疫情报告的城市、与阳性人员同乘交通工具或活动轨迹有交集的来粤返粤的师生员工,应第一时间向所在单位、居住地社区报备,报告健康状况,并配合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方面,要求全体师生员工须在每天早上 8:30 前,通过安康打卡系统如实更新个人健康状况、14 天内的旅居史及接触史等信息。经常查阅个人粤康码或穗康码,如变黄或变红要及时报告社区、学校,并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等处理。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学院 5 日发布通知,要求各部门要排查开学前 14 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可能定义为密接者、次密接者的师生情况,建立动态台账,做到一人一档,实行跟踪管理,并于 8 月 15 日下午 14:00 前向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报送实际排查情况。坚持督促师生每日在健康打卡系统上如实上报个人健康状况。身处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应服从属地要求落实封闭封控管理,开学后推迟返粤返校,待所在地区风险等级降到低风险后方可返校。
校园实行常闭管理
在近期发布相关通知的各大高校中,各大高校纷纷表示:" 校园实行常闭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 华师的通知中表示,要强化暑期安全管理,校园实行常闭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
广工通知要求,广工全校各校区(大学城、龙洞、东风路、番禺)继续实行常闭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师生员工、家属与校外人员入校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并按要求查看健康码、相关证件,保证入校人员身体状况健康。继续严格做好暑期留校学生的管理。来访人员确需入校,须经受访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提交学校访客系统审核,审核通过后方能进入校园。严格控制各类聚集性活动,所有会议、培训、活动尽量采取线上方式。
与此同时,通知要求加强校园环境整治、强化校园服务供给能力。包括统筹落实暑期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留校师生措施,开放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体育场馆等,妥善安排、有力保障留校师生学习、科研、生活、求职等需求,为毕业年级、暑期实习实践学生提供必要便利。
开学前 14 天务必返回居住地开展健康管理
广东药科大学发布通知,要求校内各单位、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分级分类防控要求,紧盯重点场所、重点人员和关键环节,以 " 快、严、实 " 的要求严密防控措施。
除减少跨省流动和聚集性活动,不到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出境。严格按照属地防控要求开展风险排查外。
要求暑假期间,非必要不得组织省外研学、交流、培训等活动;原计划组织离粤的活动,尚未出行的原则上取消。
所有师生员工开学前 14 天务必返回居住地,减少外出与聚集,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当前至开学时,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推迟返校,待所在地区风险等级降到低风险后或按防控要求健康管理后方可返校。
且要严格控制大型活动的组织开展,前期已发布通知确定暑期组织举办的大型活动,原则上应延期举行。确需在暑期举办的大型活动应采用线上方式举办,确需采用线下方式举办的,应坚持属地原则,须经当地疫情防控指挥办审批后方可举办。此外落实假期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暑期值班值守和疫情 " 日报告 "" 零报告 " 制度。
与此同时,多所高校强调,要科学有序推动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接种。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校区(园)办要会同当地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做好沟通告知、摸底统计、宣传教育、心理疏导等工作。
省外多所高校延迟开学
与此同时,省外多所高校宣布延迟或提前开学。
天津大学发布消息表示,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该校学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学校研究决定:离校本科生集中返校时间暂时调整为 8 月 21-22 日,本科生新生集中报到时间暂时调整为 8 月 25-26 日;研究生有关时间安排暂时不变,研究生新生报到时间仍为 9 月 1 日。
对于在校学生,. 坚持 " 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离津 "。对离校未返校学生,要求暂停校外实习实践,且分类按要求返校。正处于或近 14 日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随时更新)和市防控指挥部确定的重点地区(随时更新)的学生,暂不返校,具体返校时间等待学校进一步通知。
重点地区是指:南京市、张家界市、常德市、扬州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郑州市全域。其中,张家界市来津返津人员排查日期追溯至 7 月 18 日 0 时;扬州市追溯至 7 月 29 日 0 时;常德市追溯至 7 月 30 日 0 时,7 月 24 日游览常德市河街人员参照高风险地区管理;郑州市追溯至 7 月 31 日 18 时,7 月 16 日以来出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人员参照中风险地区管理;7 月 27 日以来具有湖北省荆州火车站旅居史人员参照高风险地区管理;其他追溯时间(含中高风险地区排查判定时间)按照现行政策执行。
其他未纳入当地管控、可以返校的学生,严格遵守返校申请流程,在 " 综合服务 APP" 中提前申请,经学院审批同意后,持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校后可申请核酸检测补助)返校。路途中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携带充足的口罩等个人防疫物资,返校不允许亲友陪同入校。对因疫情防控原因无法按时返校的学生,请提前请假。
据介绍,在返校开学之前(八月中),教育部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指导各地把开学工作安排好,有序进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