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应急病房内,陈俊辉穿着防护服在查房。飞驰的 120 救护车上,父亲陈千胜握紧方向盘,他正在转运病人。同一时刻,妻子周颖正在核酸采样点,给居民做核酸检测采样。一家三口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但他们已经有 17 天没见过面了 ……
26 岁的张鹤在溧水石湫派出所工作,酷暑下挨家挨户排查辖区人员,每天防护服一穿就是 10 个小时。父亲张远海是供电公司职工,患有慢性肠炎的他忍着病痛,通宵达旦地奔赴在各个接电保电现场。妻子李霞云在民政系统工作,每天有大量的人口摸排工作,她白天跑现场,晚上在村卡口值班,为居民代购物资。一家 3 口,在 3 条战线,以 3 种角色,践行着各自的使命。
江宁区汤山街道青林社区党委副书记皋桂丽是 " 责任担当 ",统筹社区防疫的各项工作。身为老党员的刘广树 " 自愿请战 ",与 00 后孙女一起做志愿者。祖孙三代齐上阵,组成抗击疫情战场上的 " 最强拍档 "。
六合区祁安宁一家,夫妻俩在医院并肩作战,护理专业的女儿积极做起志愿者。核酸检测采样点、登记挂号处、自助服务通道处,他们各尽其 " 职 "。不同的战场,同样的坚守,只为守护美好的家园。
疫情发生以来,全家齐上阵的战疫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
他们无暇顾及自己在家庭中的身份,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说 " 疫情面前无小家 ",他们说 " 与家人一起战斗,更有干劲 ",他们说 " 我们没有被吓倒,因为有爱的力量 "。
有一种爱,是与家人一起上 " 战场 ";有一种牵挂,是工作之余报一声平安;有一种约定,是战胜疫情后,我在家等你。
他们是 " 小家 ",他们为大家。一个个 " 硬核家庭 " 并肩携手、互相激励,为战疫增 " 家 " 力量,用 " 小家 " 守护我们共同的 " 大家 "。
ZAKER 南京评论员 桃鹿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