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滕敏 记者 刘伟娟)南京浦口星甸街道有个村叫王村,每年的七八月,正是村里芋山脆梨最香甜的时候。今年受台风和疫情影响,脆梨一度滞销。近日,该村的助农小分队出手了,他们创新销售模式," 线上 + 线下 " 双管齐下,帮助果农快速走出困境。
△王村村的芋山脆梨
作为星甸街道农业主导型村居,王村的草莓、芋山脆梨、芡实等特色农副产品都很丰富。"7 月 20 日至 8 月 10 日,正是芋山脆梨热销的时候。" 果农汪贤友说,脆梨成熟期短,时间长了会崩裂,还会挂不住果掉落下来,因为脆梨皮薄,掉落破皮后,就卖不出去了。
△王村村志愿者为家乡脆梨代言
据悉,王村的脆梨种植户 30 多户,年产量有七八万斤。" 今年因台风、虫害等原因,产量不如往年。谁料到,又赶上疫情,果子出不去,采购商也进不来,这可愁煞了果农。" 汪贤友告诉记者,无奈之下,村里的果农找到了村委会。汪贤友回忆道:" 我们找到村里的狄昌云书记时,他说‘你们不来找我,我也要找你们呢’,原来,他早已经预定了包装盒,想好了帮我们统一打开销路的办法。"
△助农小分队商讨脆梨销路
据悉,村里 10 多名干部和干事组成 " 助农小分队 ",并积极联系区农业农村局和电商平台,通过现场调研的方式为果农分享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电商平台使用技巧等,帮助果农更加科学合理进行安全防护和农事生产工作,以助农保耕保产、提质增收。
△助农小分队直播带货
" 助农小分队 " 一位姓裴的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通过直播带货、朋友圈带货等方式帮助果农拓展销路。线下,则由村委会采购果农的脆梨,然后主动对接浦口区里的机关单位食堂等,进行销售。" 中间的人工费、运输费都是村里掏的,也省去了果农成本。" 这位工作人员说,目前," 助农小分队 " 已经帮果农卖了 7000 多斤脆梨。
△助农小分队已帮果农卖出 7000 多斤梨
如今,汪贤友家的 8000 多斤脆梨,已经卖出去一半了。" 剩下的一些老客户就能消化掉。" 滞销的问题解决了,汪贤友总算能松一口气了。据悉,星甸街道王村的助农行动不仅为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了新模式,而且丰富了果农的农业科技知识,做到了防疫、丰收两不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