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7 日,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市民防范投资理财、虚假交易、冒充熟人(领导)、网络婚恋等类诈骗。网上恋爱容易被骗,请广大网友时刻谨记不要轻易给未见过面的人随意转账。如遇被骗,请拨打 96110 报警。
投资理财类诈骗
6 月中旬,平凉市的 F 女士在某网络平台发布了一条自己闲置房屋出售的信息。7 月初,一名男子以买房为由添加了 F 女士的微信,并告诉 F 女士自己的妻子于几年前去世,现准备买 F 女士这套房子用来照顾生病的岳父。出于同情,F 女士与该男子逐渐发展为网络好友。一段时间后,该男子请 F 女士帮忙在某金融平台进行投资,F 女士在帮该男子第一次操作后发现该平台短期投资能取得高收益,随后便在对方的推荐下也进行了多笔投资,最终却无法提现,与该男子也失去联系,F 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后报警,损失高达 25 万余元。
省反诈中心提示:现如今诈骗手段花样多变,但始终围绕的核心离不开受害人的信任,以及想要低成本高回报的投资心理。理性交友、谨慎投资、保护资产、严防诈骗。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 96110 报警。
虚假交易类诈骗
7 月 25 日,陇南市的 Y 先生下载了某网络交易 APP,想出售自己几年前购买的一块石头。Y 先生进入平台后,客服向其推送了一个做鉴定的人的微信,对方告知 Y 先生这是一块陨石,大约能拍卖 4000 多万元。Y 先生听到此消息后非常开心,询问对方该如何操作,对方先让 Y 先生交 5 万元的保证金,后添加了自称是香港拍卖联系人的微信,对方告知 Y 先生该陨石最终拍卖成交价为 4700 多万,现需 Y 先生先缴纳 1% 的税款。Y 先生再次转账后发现自己平台的拍卖金无法提现,对方依然让 Y 先生缴纳其他费用,Y 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天上不会掉馅饼,当 1000 元能变成 4000 多万元的时候,就应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一时发财的喜悦可能会冲昏头脑,使骗子更轻易进行诈骗,时刻清醒,谨防诈骗,如有疑问,请拨打 96110 咨询。
冒充熟人(领导)类诈骗
8 月 4 日,A 某在上班时接到一通自称是某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通知 A 某其公司账户需要年检,让 A 某带相关资料去该银行办理手续,并让 A 某添加年检专员的 QQ 号。随后,A 某被拉入一个 QQ 群,里面有她公司的法人,该法人询问 A 某现公司具体账户余额,然后告诉 A 某现有一笔 178 万元的预付款给其他公司,命令 A 某即刻转账。由于数额较大,A 某分两笔转账后,对方一直在催 A 某,A 某有所怀疑便询问了财务经理后发现被骗,立即停止了剩余 100 万元的转账,联系银行后,遂报警。省反诈中心提示:该类诈骗一环套一环,如遇银行客服人员通知类似业务的办理,应主动到就近网点咨询。看到领导有关财务的指示,一定要和本人再三亲自确认后再操作,如发现被骗,请立即拨打 96110 报警。 网络婚恋类诈骗
7 月 31 日,W 先生报案称:自己于前段时间认识一名女网友,一段时间闲聊后,该网友给 W 先生介绍了自己之前的同事做女朋友,该女生和 W 先生发展为恋爱关系后,告知 W 先生自己身世凄惨,非常想结婚拥有自己的家庭,并表明自己准备来白银找 W 先生。该女生经常以路费、住宿费、礼物、彩礼等为由多次诱骗 W 先生转账,然而一段时间后该女生并未按约定到白银,并失去联系,W 先生觉得自己被骗后报警,损失约达 3 万元。
省反诈中心提示:网上恋爱容易被骗,请广大网友时刻谨记不要轻易给未见过面的人随意转账。如遇被骗,请拨打 96110 报警。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7 月 29 日,兰州市的 X 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社保局医保科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告知 X 女士涉嫌骗保及参与诈骗洗钱案件,并且将电话转接至北京市东城区刑侦总队,接通后一个自称是该单位民警的人再次告知 X 女士她不仅涉嫌骗保案件,还涉嫌一起口罩诈骗案,现该部门需对 X 女士的账户进行资金审查,X 女士觉得对方是骗子便挂断了电话。几天后," 民警 " 再次打过来电话催促 X 女士尽快配合他们调查,X 女士接通了对方的视频通话,对方以将资金转至安全账户为由诱导 X 女士转账共计 30 余万元,X 女士察觉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公安机关不会在电话和网上办案,也不会和其他相关部门相互转接电话,一旦接到自称公检法等机关电话,对方提及银行卡、安全账户、验证信誉度、转账等字眼要求的要立即挂断电话,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 96110 报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编辑丨李雪岚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