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17
【忆峥嵘 铭初心⑰】张庚良:党叫干啥就干啥 每干一行都做出了贡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5 岁系着红领巾当上志愿军,16 岁转送到原空军第三航校学习雷达专业,18 岁参加解放浙江沿海的一江山岛战役,19 岁操作雷达发现隐蔽敌机立下大功。1961 年转业地方后,他为家乡湖南浏阳磷矿每年增收 150 万元;到广东深圳后,在公司无土地无资金的情况下,出主意想办法使公司建成芙蓉大厦,并连续 3 年被评为 " 优秀共产党员 "。今年 85 岁的张庚良以 " 党叫干啥就干啥,干一行学一行钻研一行 " 的自我要求,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上出色工作、精彩生活。

" 小人书 " 里看英雄 15 岁系着红领巾上战场

1937 年 5 月,张庚良在湖南湘阴出生,天资聪慧、记忆力出众并热爱学习的他,5 岁就开始读书。学生时代的他除了学文识字外,还热衷于翻阅各种 " 小人书 "。小人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记录了很多民间故事与传说,正义的主角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精彩的抗战连环画,都让张庚良爱不释手。" 我最喜欢看这些精忠报国的故事,每次看都心潮澎湃,也想跟书里的英雄一样上战场,打坏人。" 受到小人书中大无畏的英雄启发,张庚良立志从军保家卫国,那年他 13 岁。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当县里征集志愿军时,张庚良义无反顾地报名前往朝鲜,因年龄太小,直到 1953 年才如愿当上志愿军。" 那个时候我个子矮,最小号的军装都穿不了。" 张庚良回忆道。

1953 年 6 月,张庚良来到了一个人生转折点。" 首长看我年龄小,又有初中文凭,就把我转送到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学习,后来又转第三航校雷达专业学习。"

尽管张庚良拥有初中文凭,但在雷达班中大部分学员都是年纪更大的高中学生,张庚良必须在短时间内补习完高中理数课程,不然就会耽误雷达专业的学习。

时过半个多世纪,张庚良仍记忆犹新,微积分、波波夫电工学、无线电原理、雷达机务 …… 每一门课程,张庚良都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果然,在张庚良的勤奋与努力下,他不仅跟上了课程,而且门门成绩优异," 每科考试和操作我都是 5 分!5 分就是当时的满分。" 最让张庚良自豪的是,在成绩张榜时,他在全年级 216 名学员中名列第九,顺利毕业。

发现隐蔽敌机 首开国土防空作战航空兵夜间击落敌机记录

毕业后,张庚良被分配到原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直属通讯团雷达营,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等战役。" 在战斗中,我得到了很多很好的锻炼,很快就能独立操作,能应付多批次、复杂的训练和作战引导任务,我成为了一名熟练的雷达观察员。"

雷达观察员需要采集雷达情报,是指挥员的眼睛和耳朵,称为 " 千里眼顺风耳 " 也不为过,虽不需要冲锋陷阵,却责任重大。

雷达显示器上闪烁的信号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张庚良要在满屏复杂的电波中快速捕捉跟踪目标,确认目标所在方位、距离和高度,精准地将目标报给指挥所。张庚良与其他雷达观察员们在空中织起一张 " 天网 ",引导战机作战、胜利归航。由于出色地完成了训练作战引导任务,1955 年末,他被评为一级技术能手,还被原空五军评选为 " 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

1956 年 6 月 22 日夜,张庚良如往常一样执行多批次训练引导任务。这种让人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煎熬,但张庚良说: " 我十六七岁时读了一本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有句话我一直记着,‘当一个人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我始终将这句话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所以我不怕苦、不怕累,一定要做出一份成绩。"

抱着这样的理想与信念,同时深知自己岗位重要性,张庚良牢牢盯紧显示器。就在一瞬间,有一个亮点跃入了他的视线,经验让张庚良意识到这是一架飞机。果不其然,张庚良发现这架飞机从台湾方向低空偷入,然后越飞越高,至七、八千米还在继续爬高。

" 我立即对这个亮点进行追踪,并报告给当时的浙江路桥机场与南京指挥调度中心。" 狡猾的敌机窜入内地多省,北至唐山,再从北京折返,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经张庚良的报告,相关雷达站纷纷警觉并陆续发现该目标,沿途均派出飞机追击。在 1956 年 6 月 23 日凌晨 1 点,在地面雷达引导下,驻衢州机场的空军航空兵在江西省上空将其击落,机上 8 人毙命。

这个事件也被收录在由航空工业档案馆主办的《航空档案》杂志中,《航空档案》将其描述为 " 首开国土防空作战航空兵夜间击落敌机的记录 "。

作为发现异常空情第一人,张庚良也被原南京军区授予 " 先进工作者 " 荣誉,喜报送到家乡政府、传给父母。同时他还被列为 " 作战有功人员 ",受邀出席原南京军区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大会上,年仅 19 岁的张庚良得到原军区首长的特别接见," 当首长得知我入伍已有 4 年时,笑着摸了摸我的脑袋,说没想到我已经是个老兵了,夸我干得好。"

工、农、商、学、兵 行行都要当内行

1958 年,张庚良被部队送至京字 116 部队,同时分配至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情报资料室工作。因表现优异,被授予 " 跃进一等奖 "。

1961 年转业后,他在湖南浏阳磷矿任职,使磷矿总产值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增收 150 万元,被评为 " 特殊贡献职工 ",晋升一级工资。

1984 年来到深圳,在湖南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芙蓉公司任职,在公司无土地无资金情况下,他提出具体方案,促成公司在深圳建成芙蓉楼,同时连续 12 年被湖南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评选为 " 先进工作者 ",连续 3 年被评为 " 优秀共产党员 "。

到了该退休的年纪,张庚良又因自己负责的工程没有收尾,选择坚守岗位,直到 2009 年,他才停下了自己奔忙的脚步。

不幸的是,退休后不久,张庚良因为早年工作压力太大,劳累过度,突发脑梗致偏瘫,近年来所有时间都用于治疗与康复。但军人钢铁般的意志让张庚良从不放弃追求强健体魄的决心," 我现在一天四次扶着栏杆做深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加强锻炼!" 正说着,张庚良马上起身,扶着墙壁走到栏杆边,展示了几个标准的深蹲动作,谁又能看出这是一位前几年还瘫痪在床的病人呢?

张庚良说,自己工、农、商、学、兵都干过,而且如今回首此生,自认行行干得都不错。" 在部队的经历对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人品德、精神情操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我要求自己一定‘干一行学一行钻研一行’,行行都要当内行。今年我 85 岁了,我可以毫无愧色地向亲戚朋友说,我做到了,而且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主办单位 / 深圳市罗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承办单位 / 深圳晚报社、深圳晚报发展有限公司 )

(总策划 / 何纪文 总监制 / 曾剑锋 王湘波 汪仕林 执行 / 陈端 林宏基 易芬 李娴 余思蓉 朱冀)

相关标签

雷达 志愿军 湖南 初中 航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