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9 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深圳报业集团深新传播智库联合发布《2021 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指数报告》(以下简称 " 报告 ")。报告指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南京位列我国创新能力前六城市,其中深圳 39 家公司上榜创新 500 强,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约占广东上榜企业数量(81 家)" 半壁江山 "。
这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深圳报业集团深新传播智库继去年联合发布《2020 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指数报告》后,再次发布该报告。今年该报告选取中国 2384 家 A 股上市公司为评估对象,从创新势力 ( innovation strength ) 和创新效率 ( innovation efficiency ) 两个维度,通过指数构建的方法推出 2020 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指数 500 强、2020 中国上市公司创新势力 200 强、2020 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效率 200 强三项排行榜。报告对创新指数 500 强的区域、行业、投资组合收益等展开深入分析,阐述了创新型公司的特点、区域分布以及公司的创新指数与投资收益间是否存在关联。
报告显示,创新指数上榜企业存在明显的区域集中趋势。创新指数 500 强公司总部在分布上主要集中于上海(56)、北京(50)、深圳(39)、杭州(30)、广州(18)、南京(14),共有 207 家分布在这六个城市。广东省一共有 81 家 500 强创新企业,连续三年蝉联第一,排名靠前的省份还有浙江省(75 家)、江苏省(59 家)、山东省(39 家)和福建省(19 家)等。
深圳为势力主导型城市,其优势企业在创新势力方面表现较好,但创新效率有待提升。报告显示,城市创新企业数量和城市创新势力、创新效率排名不呈正相关。在各市创新势力排名中,上海、北京、深圳市内企业数目较多,但深圳市排名第八,上海市排名第十一,北京市排名第十九。创新势力前三名城市为佛山市,绍兴市与合肥市。在各市创新效率排名中,济南市,绍兴市,湖州市,珠海市,杭州市,上海市分别位列前六名,创新效率较高的城市集中于长三角地区。
在行业分布上,北、上、深、杭、广、宁(南京)的创新型公司既有共性,又有区域性特色与优势。除广州市和南京市外,其他四个城市创新指数前三名企业均涉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中上北深杭广宁 6 个城市的计算机、通信与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上榜企业数量均大比例占本市上榜创新指数 500 强的企业数量。
今年报告与去年创新指数 500 强上榜企业相比,深圳的公司减少了 4 家,同比下降 9%。深圳市上榜企业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医药制造业占比表现好,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业共 10 家公司上榜,占深圳市上榜创新指数 500 强数量的 26%,占比排名第一;医药制造业紧随其后,共 6 家公司占深圳市上榜创新指数 500 强数量的 15%,排名第二。
报告着重分析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福建 5 省的创新指数 500 强企业行业分布。从各行业企业数量分布来看,各省排名前三的行业主要包括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其中,广东省的 81 家创新指数 500 强企业中,近 20% 的企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各有 11 家企业,各占广东省创新指数 500 强企业总数约 13.6%。
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