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9 日,深圳市宝安区信用促进会发消息称,中鑫融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和反不正当竞争局举报了腾讯旗下的 " 腾讯电子签 "。
这是源于 7 月 28 日腾讯电子签上线的 " 小借条 " 功能。
在腾讯 " 小借条 " 功能下,出借人或借款人可以自由创建借条,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借款金额、约定利率、还款日期等信息,双方通过人脸识别和手写签名后,借条便可生效且具备法律效力。
简单来说,就是将民间自发借贷行为中的借条凭证,进行了线上化的便利改进。然而该功能上线仅十余日,就遭到了第三方公司中鑫融信的公开举报,甚至涉嫌 " 抄袭 "、" 垄断 " 等关键词行为。
中鑫融信表示,腾讯 " 小借条 " 与其在 2020 年 3 月研发上线的产品 " 借贷保 ",在业务逻辑、核心功能及流程完全一致。
中鑫融信透露称,2020 年 3 月 15 日,其就 " 借贷保 " 小程序向腾讯审核部门提出申请,腾讯公司曾同意上架该产品。
然而该产品功能上架不足半个月,腾讯突然以违反《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为由拒绝 " 借贷保 " 功能继续在微信端对外服务。最终中鑫融信只能将 " 借贷保 " 产品从 " 融信链 " 小程序中分离下架。
原本 " 借贷保 " 被腾讯封禁下架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但时隔一年多之后,中鑫融信发现腾讯自己却制作并上架了功能类似的 " 小借条 " 功能,故才有了上述的举报行动。
从中鑫融信官网来看," 借贷保 " 是专门针对传统借贷借条不易保存、催债难、易引发债闹纠纷的痛点,服务于个人借贷证据留存的功能产品。
在 " 借贷保 " 功能下,用户可自行创建并签署电子借贷凭证,平台将借贷信息通过区块链进行储存,形成难以抹去同时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借贷凭证。
从功能上来说,中鑫融信的 " 借贷保 " 与腾讯的 " 小借条 " 确实有诸多相似之处,不过区别在于一个被微信下架封禁,一个被微信上架力捧。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刚上线 " 小借条 " 功能时,引发不少网友的关注,并获得不少支持声音,称赞其功能实用。但此功能遭举报并陷入 " 抄袭 "、" 垄断 " 风波后,舆论风向也发生转变,不少网友质疑腾讯抄袭事件频发。
实际上,抄袭一直是腾讯长期以来饱受外界诟病的核心问题之一。
例如在 PC 互联网时代,腾讯旗下《QQ 堂》游戏就被指抄袭《泡泡堂》。韩国 NEXON 公司作为《泡泡堂》的开发方,也曾将腾讯告上法庭,理由是腾讯盗版、抄袭游戏,进行不正当竞争。
不过彼时腾讯法务部就此事件反驳道,一款游戏的玩法是没有版权的。法院最终判定,虽然《QQ 堂》从游戏方式、界面布局等确实与《泡泡堂》类似,但玩法相同不等于侵权,腾讯方证实了《QQ 堂》游戏代码为原创,遂腾讯在此纠纷案中获胜。
除此之外,腾讯旗下不少产品都曾受到过抄袭的质疑,包括腾讯 QQ、腾讯游戏平台、QQ 音乐、腾讯 CF 等等。
虽然在有关腾讯抄袭的法律纠纷案中,腾讯一方鲜少败诉,但在民众的看法上,腾讯依然占下风," 模仿 "" 抄袭 "" 山寨 " 俨然成为了腾讯难以摘掉的标签。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反垄断的监管下,腾讯陆续收到多份反垄断处罚单,仅 7 月份就有多达 6 份。
例如 7 月 24 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腾讯公司作出反垄断处罚,该处罚主要涉及腾讯收购中国音乐集团股权,构成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等行为。腾讯除被处罚 50 万元外,还被要求解除独家版权、停止高额预付金等版权费用支付方式。
而斗鱼、虎牙合并案因反垄断监管被叫停,游戏 " 精神鸦片 " 事件均对腾讯的股价形成了冲击。仅 " 精神鸦片 " 事件,腾讯市值就一度蒸发了 4900 亿港元。
回看此次举报事件,中鑫融信同样聚焦于腾讯的 " 抄袭 "、" 垄断 " 行为,并表示微信的下架封杀让中鑫融信 " 借贷保 " 项目上千万元研发费用打了水漂。
有律师对此表示,中鑫融信应该主要举报的是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可能涉及《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按照举报受理流程,接下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估计会向举报方核实情况、要求提供支持证据,收集相关资料素材后,进行内部研究等。
ZAKER 新闻就 " 小借条 " 功能遭举报一事联系腾讯方面,不过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曾宪天 实习生 王柳霞
关注互联网、游戏、旅游
微信:jimmytian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