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水寨是皖西大别山区岳西县(原属潜山市)的一个小村子。1930 年 2 月,中共潜山县委在这里领导发动一场影响深远的农民武装起义——请水寨起义,这是与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一起并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别山区四大农民起义。
○请水寨起义纪念火炬雕塑
山雨欲来风满楼
沿着蜿蜒的山路深入大别山腹地,一座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古村落悄然呈现在眼前,青砖黛瓦、古树参天,时间仿佛在此按下了暂停键。如果不是村口矗立的巨大火焰雕塑,和村内随处可见的标志标牌,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 90 多年前的 1930 年,这里曾发生了一次安庆地区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农民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叫请水寨起义。而领导这次起义的就是当时的中共潜山县委。" 在 1936 年岳西建县以前,请水寨所在的天堂地区属于潜山管辖范围。" 据中共潜山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相关人员介绍,请水寨起义前,潜山天堂地区的农民长期受地主压迫、剥削,负担沉重。因此,天堂地区就成为潜山农民协会成立最早、会员人数最多、农民运动发展最快的地区。特别是在 1928 年 3 月,根据安徽省临委的指示,在中共潜山特支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潜山县委,在县委书记王效亭的带领下,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抗租、抗债、抗息和反对抬高稻价的斗争,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相关党史资料就记载,1928 年 12 月,天堂地区的响肠农民协会查抄了土豪、奸商吴作谋家,没收银元 1000 块。1929 年 3 月,天堂地区的沙村农会会员开展春荒斗争,将大土豪刘元启掌管的公堂 400 余石稻谷分给穷人。农民运动中形成一股革命力量,为请水寨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培养了骨干力量。
1929 年 6 月,中共潜山县委在天柱山马祖庵召开会议,决定全面开展 " 三抗 " 斗争 ( 抗租、抗息、抗抬高谷价 ) ,并成立了农民秘密武装组织—— " 摸瓜队 "。" 摸瓜 ",即暗杀恶霸地主的意思。也就是在这一年,天堂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灾害,导致谷物歉收,民不聊生,但以响肠大地主方廷献为代表的地主豪绅,却不顾农民协会的警告,趁机将稻谷价格提高,激起民愤。1930 年 1 月,根据中共潜山县委的指示,响肠、无愁两支 " 摸瓜队 " 先后处决了响肠地主方廷献、无愁劣绅陈晓初及其子陈厚生等,由此点燃了请水寨起义的导火线。
○请水寨起义纪念碑
红旗滚滚过山来
今天的岳西县响肠镇请水寨村和中关镇请寨村交界处,是当年请水寨起义的主要发生地,现在这里已建立了请水寨暴动纪念碑、纪念馆及火炬雕塑等标志性建筑。在请水寨暴动纪念馆里,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等为我们还原了那场影响深远的武装起义。
1929 年 2 月,根据中共潜山县委的工作安排,书记王效亭因曾担任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县党部组织部长,大革命失败后成了国民党县党部和县政府通缉的目标,公开活动比较困难,不再继续担任县委书记,而是到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响肠河一带组织农民武装起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起义的条件基本成熟。1930 年 2 月 2 日至 3 日,响肠、来榜、石关等地农会会员和群众上千人涌上请水寨。2 月 4 日,王效亭、陈履谦、凌霄等人赶到请水寨,宣布正式起义,将原先处于秘密状态的 3 支游击大队和一部分农会会员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王效亭任师长,下辖 3 个大队。
潜山独立师成立后不久,陈履谦、方振五、胡绍瑗就率第一大队消灭了五庙民团,首战大捷。这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国民党潜山县长崔树龙立即率县自卫团赶来 " 进剿 ",独立师奋勇迎战 3 天,崔树龙率部狼狈逃回梅城。
几天后,崔树龙又率县自卫团、区队、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保安队 1000 余人进犯请水寨。潜山独立师为保存实力,向霍山转移,后在闻家店与红军三十二师、三十三师会合,并协助攻打了落儿岭之敌。战后,潜山独立师奉命改名为潜山工农革命军。据史料记载,工农革命军制作了绣有镰刀、斧头的大旗,给战士们配发了印有镰刀、斧头的勋章、袖章,部队得到给养补充,军容整齐,军威大振。
1930 年 4 月,潜山工农革命军在相继协助红军三十二师、三十三师攻下英山县城、霍山县城后,再次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并向天堂地区进发,消灭了沿途地方民团,打击了反动势力。回师天堂地区后的红三十四师师部驻东山汪氏宗祠,红军一面发动群众,一面向周边地区游击,打击敌人。
5 月 3 日,中共潜山县委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潜山县革命委员会。" 潜山县革命委员会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最早建立的 17 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之一,很快在周边地区建立 16 个区农会 48 个乡农会,发展农会会员 10000 余人、赤卫队员 9000 余人。" 潜山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相关人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以天堂地区为中心,方圆 1500 平方公里,拥有 15 万人口的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不久后,红三十四师再次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全师有干部战士 700 余人、游击队及赤卫队约 2000 人。6 月 17 日,中央独立二师攻打梅城失利,返回天堂。一个多月后,国民党军纠结省保安队、地方民团等 6000 余人进剿天堂根据地。中央独立二师与敌激战十余日,终因力量悬殊,被迫向六安、霍山转移休整。
9 月上旬,中央独立二师回攻衙前,再次失利。国民党潜山县政府组织自卫团和各地民团武装,在省保安大队和国民党地方驻军的支持下,分头进山 " 清剿 ",红军损失惨重。鉴于当时的形势,为保存革命力量,王效亭等独立二师领导人商量决定红军分散活动。至此,请水寨起义在坚持 7 个月之后失败了。
而在这过程中,大批共产党员、农会干部、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潜山县各级党组织均遭到破坏,中共潜山县委被迫暂停活动。
○请水寨起义油画图
火种撒向皖东南
中共潜山县委领导的请水寨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革命史、安徽地方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义后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是安庆地区第一支工农武装,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四大主力红军之一。起义队伍转战潜山、霍山、怀宁等地,与红三十二师、红三十三师配合作战,对国民党反动派在安徽的统治是一个沉重打击。起义军开辟的天堂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为重要的是,起义失败后,根据中共潜山县委 " 分散活动,保存革命力量,继续坚持斗争 " 的会议精神,凌霄、刘中一、吴介唐、金汤、储汉仪等起义领导者和骨干成员共 60 余人,先后辗转来到皖东南山区,继续从事革命斗争。据潜山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相关人员介绍,从 1931 年至 1935 年,这些人在皖东南山区各县,共建立党组织 43 个,参加了支部、区委、县委、中心县委的领导工作,先后组织发动了际村、柯村等一系列农民武装暴动,建立皖南苏维埃政府,创建皖南革命根据地,并使皖南苏区与闽浙赣苏区连成一片,闽浙赣苏区最终发展成为闽浙皖赣苏区。在创建皖东南苏区的过程中,从皖西转移过来的大部分党员干部壮烈牺牲。" 可以说,他们为创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做出了不小贡献。"
请水寨上红旗飘。虽然距离请水寨起义已经过去 90 多年,但我们不能忘记无数革命先烈以鲜血染红了这片热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铸就了以 " 坚守信念、对党忠诚,胸怀全局、甘于奉献,军民同心、团结奋斗,不畏艰苦、勇当先锋 " 为主旨的大别山精神,成为留给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日前,潜山市挖掘整理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创办《红源潜山革命历史陈列展》,请水寨起义是其中分量最重、最引人注目的篇章,让每一位前来参观者都能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王伟 程堂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