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8-12
广州国际生物岛再生水厂变身共享科普花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近日,广州国际生物岛(以下简称 " 生物岛 ")再生水厂上部景观提升工程及黄埔区水系展馆相继完工,近期将对外开放。生物岛再生水厂变身以 " 水再生 " 为主题的共享科普花园—— " 水滴公园 ",成为生物岛 6.6 公里环湖碧道的一个新节点。

写意水墨画:直观感受水之 " 美 "

水滴公园位于在生物岛的西南端,细密碎石铺成的步径,环绕着绿丝绒般的草坪,脚边小喷泉水不时喷出夏日难得的清凉。园内三个圆盘形阶梯水池,水流潺潺,清澈见底,池中连天碧叶,映日荷花,周围的绿树红花,灰瓦白墙倒映水面,犹如一幅写意水墨画。

这里还有可供市民体验的海绵城市元素和水再生装置,漫步其间,游客不仅可以通过标识牌了解水知识,还可通过脚踏水车体验水的循环,感受水雾装置散发的清凉,在游憩观赏的同时,更加直观地感受水带来的无穷魅力。

步入公园内黄埔区水系展览馆,游客还可以通过主屏幕约 6 分钟的光影记录片体验一场震撼人心的水环境治理视听盛宴;通过灯光投射沙盘了解黄埔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通过互动屏更加形象感受到黄埔河涌治理前后的变化。

" 希望能通过这个公园给大家带来一种全新的水生态水循环的直观体验。" 该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建成的 " 水滴花园 " 占地面积 12659 平方米,整体保持了原有地形,通过强化水滴形态,增强视觉及游览体验,对开放的公园活动区域和生产管理区域重新进行合理布局,共享活动区共有水滴草坪、水波律动、水森迷雾、水廊流云、水映繁华、水生万物、水泽花田七个风貌分区,分别结合水文化、水科学、水生态的内容进行了艺术小品及铺装细节定制。

水系展览馆:生动讲述黄埔 " 水故事 "

" 全岛的绿化用水都来自于公园地下的再生水厂。" 据生物岛再生水厂相关负责人介绍,水滴公园下面其实是 2010 年建成的国内首个全地埋式再生水厂,占地约 1 万平方米,所有污水处理设备和构筑物都在地下,采用超滤膜为核心的深度处理工艺,将岛上的污水收集处理达到回用水标准后,用于全岛的景观补水、绿化、道路清洗等,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021 年 3 月,黄埔区启动了生物岛再生水厂 " 水滴花园 " 的建设,将原先封闭的再生水厂上部空间进行改造提升,打造开放共享的绿色活动空间和水环境治理科普教育基地。同时,利用再生水厂综合楼原有大厅,改造成黄埔区水系展览馆。各项目经过 4 个多月的施工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近期将对外开放。

以 " 黄埔 · 智水 " 为主题的黄埔区水系展览馆,集中展示了黄埔区近年来的治水工作成果。" 黄埔水脉变迁 " 展区以珍贵史料和黄埔水系历代图片,讲述了南海神庙、扶胥古运河、黄埔港等黄埔 " 水故事 ";主体部分视频和沙盘形象地展示了该区近年来 " 水安全 "" 水环境 "" 水资源 "" 水生态 "" 水文化 " 等领域取得的工作成果。而展厅出口展区则展现了黄埔区碧道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情况,可通过互动屏查看黄埔 " 三脉一湾 " 碧道的规划图和实景照片;通过再生水厂介绍展区,了解污水是如何经过处理实现再生循环利用的。

黄埔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黄埔区将充分发挥生物岛碧道以及新建成的生物岛再生水厂 " 水滴花园 " 和水系展览馆的功能和作用,继续在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等片区设置类似的水系展览馆,开展水环境,水生态的宣传科普工作,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得水环境治理格局。

相关标签

生物 广州 对外开放 迷雾 艺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