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8-12
著名导演李前宽逝世!他曾在南京拍摄《开国大典》,还给江苏电影留下了最后的祝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著名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前宽于 8 月 12 日上午在浙江宁波慈溪逝世,享年 80 岁。

△ 长影微博截图

他为中国影史留下了《佩剑将军》《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决战之后》《七七事变》等众多经典之作;他曾在江苏多地取景拍摄、对这片电影热土有着深厚的情谊;他期待拍摄一部反映新中国电影诞生之路的佳作,筹备四年,如今,永成遗憾。

考上美术系却有一个电影梦

毕业后在《英雄儿女》剧组当实习生

李前宽,1941 年 1 月 4 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64 年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

他并不是导演系科班出身,当年,他考上的是美术系。

在一场校内的演出中,他组织美术系的同学表演以 " 船工号子 " 为题材的歌舞,他聪明且快人快语,不但组织能力很强,还通过对服装的改造,将舞台上黑、灰、蓝的单调色彩呈现出了丰富的细节质感,大受好评,取得的成绩超过了表演系,还得到了导演系主任田风老师的关注和喜爱。

田风觉得,这个美术系的孩子,具有做导演的潜质。

毕业后的李前宽,也因为爱电影,义无反顾地前往东北,进入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从摄制组底层美术助理一路做到科教片编辑,再从故事片场记做到副导演、导演,后来成为长影总导演。

△ 余泳(中间)与李前宽夫妇合影

江苏省电影家协会理论与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余泳和李前宽导演是忘年交,曾听李导谈起过那些热血的青年岁月。

当时,他刚毕业分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第一部参与的电影是《英雄儿女》。他是美工组的实习工。进棚第一天就脚踩了一个大钉子,从脚心扎进去,非常痛。但李前宽依然坚持这一行,并且在多年后这样谈及当年的抉择:" 当年我的抉择很重要,它确定了我毕生从事喜爱的事业坐标。"

曾在南京取景拍摄的《开国大典》

成为他毕生荣耀

△ 李前宽导演部分作品海报

用 " 大器晚成 " 四个字来形容李前宽,并不过分。热爱电影的他在长春电影制片厂踏实工作了十几年。直到 1973 年才开始接触导演组的工作,在《青松岭》中担任场记。后来他又在《熊迹》《瞬间》中担任副导演。

1982 年,李前宽开始与夫人肖桂云一起合拍电影,共同担任导演。肖桂云是导演系科班出身,和谢飞等人是同学,当时已经自己执导了三部影片。而丈夫李前宽虽然有实力也有经验,却因为不是科班出身得不到单独执导的机会。夫妻俩决定联手,一起导演颇为看中的剧本《佩剑将军》。此后,两人又一起合作了《甜女》《黄河之滨》《逃犯》等作品。最终,夫妻俩合作过的影片近 20 部,几乎贯穿了李前宽的整个电影生涯。他们也成为了圈内著名的夫妻档。

△ 1989 年 4 月 21 日,在南京总统府,电影《开国大典》导演李前宽、肖桂云与著名编剧张笑天合影

其中,《开国大典》对于李前宽夫妇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李前宽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这是自己 " 毕生的荣耀 "。

△ 电影《开国大典》,李前宽导演在天安门拍摄现场

1989 年,他与肖桂云联合执导的历史电影《开国大典》上映。这部电影聚焦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一直讲述到 1949 年 10 月 1 日的开国大典,大气恢宏、波澜壮阔,上映后引起很大轰动。这部作品不但拿到了第 10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五个奖项,创下当年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纪录,还曾代表中国参加了第 62 届奥斯卡外语片展。

△ 1989 年,电影《开国大典》南京拍摄现场

余泳告诉记者,《开国大典》有不少重要戏份是在南京取景拍摄的。" 下关火车站、总统府等,都去拍了,当时南京给予很大的支持,还输送了不少演员。比如前线话剧团演员陈国典在《开国大典》中扮演蒋经国、前线话剧团演员张连伏在《开国大典》中扮演傅作义、南京话剧团演员叶庆林在《开国大典》中扮演汤恩伯等。有不少南京演员因此与李导结缘,此后也参与了李导的其他作品。"

认为苏州充满魅力不可取代

想拍一部反映新中国电影诞生之路的影片

经典之作魅力永恒。2019 年 10 月 18 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开国大典》4K 修复版登陆全国院线,与观众见面,依然吸引了无数人走进影院,既有白发苍苍的观众来重温回忆,也有 90 后、00 后孩子慕名而来。2019 年 10 月 22 日,李前宽、肖桂云导演携 4K 修复版《开国大典》专程来到南京艺术学院给学生们做专场放映并座谈。这场活动的主持人正是余泳。

而在这次重映的约一年前,李前宽夫妇曾应邀来到江苏苏州,和观众讲述《开国大典》拍摄的幕后故事以及他 60 年追梦的光影人生。2018 年,正好是《开国大典》正式拍摄的 30 年。当时,李前宽聊起了心中的苏州。

他认为苏州的魅力是不可取代的。他也聊起了苏州和电影的不解之缘。

" 苏州 2500 多岁了,这个美丽而又有魅力的城市,不论从中国电影的默片到有声片,还是到当代电影,苏州形象和苏州智慧都和中国电影融在一起。" 谈到苏州的电影人,李前宽对前辈金山充满崇敬之情。著名表演艺术家、导演金山出生在苏州,是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

" 也是在那一年,李前宽导演决定将多年的心愿实现,他想要拍摄一部全景式反映新中国电影诞生之路的影片,从 1945 年接收日本在长春成立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然后改建为东北电影公司说起,也从金山、袁牧之、吴印咸等中国电影人说起。" 余泳透露,这部电影的名字已经定为《东方欲晓》,筹备了四年,剧本几易其稿,很受业内的期待。

给江苏电影留下最后的祝福

" 真正把中国电影品味出滋味儿来 "

△ 2020 年李前宽导演为江苏电影录制视频

李前宽导演虽然离开了,但是他对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殷殷期盼必由后来人实现。

2020 年 10 月 12 日,江苏省电影家协会文学创作委员会、电影理论与评论工作委员会在宁成立。

当时,李前宽导演专门为此发了一段祝贺视频给余泳。

视频中,李导表示,听说江苏要把品味经典电影这件事做起来,他觉得非常好。" 期待江苏把它做成品牌、做成有标志性的一件事,真正把中国电影品味出滋味儿来。" 这也是李导留给江苏电影的最后祝福。

相关标签

导演 美术 长春 江苏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