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2 日世界大象日之际,长隆举办了在 2020-2021 年之间出生的五头幼象首展,首展上大象保育员、" 会象语 " 的盘华峰为游客科普大象的知识,呼吁人们关注大象种群的生存现状与栖息地保护。
幼象首展,繁育成果引人注目
本次展出,游客们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幼象,幼象们的憨态可掬,立马俘获了游客的 " 芳心 "。有一头幼象看起来还有点害羞,寸步不离地跟在象妈妈背后,跟游客们玩起 " 捉迷藏 "。其他几头的性格则比较开朗,在一起玩沙浴、到水池泡澡,逗得大家发出阵阵笑声。
据保育员介绍,五头幼象的名字分别叫卷卷、奈斯、梵妮、威武和威望。卷卷是幼象中的 " 大哥 ",2020 年 4 月出生,是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繁殖出的第三代亚洲象中的第一头。奈斯和梵妮是两头小母象,性格迥异,奈斯温文尔雅,总跟在妈妈的身边;梵妮则活泼开朗,喜欢在地上打滚,深得大象阿姨们的喜爱。威武和威望则是今年出生的两头 " 大胖小子 ",它们出生时的体重都超过了 125 公斤。
活动现场播放了纪录片《会象语的人》,展现了盘华锋等 " 象爸象妈 " 们对大象的深情爱意。保育员们还分享了给大象检查牙齿、修脚等日常工作中的故事,说起给大象修脚可算是一项 " 大工程 ",保育员需要通过目标棒、哨音、奖励食物等方式,一步步引导大象将要修理的脚准确地放在修理架上。丰富的经验,娴熟的技巧,大象的信任,样样具备,才能让大象享受修脚的过程。
精心丰容,模拟野外雨林
长隆 " 亚洲象园 " 的布置尽可能模拟了亚洲象原生雨林的流水和绿植,以适应大象喜爱阴凉的习性。此外,保育员们还精心设置了不少供大象玩乐的设施,如黄泥坑可以保持大象皮肤的湿润;沙浴池、独木桥,可以让它们能尽情体会自然的野趣。
目前,世界上现存的亚洲象、非洲象都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为濒危物种,多年以来,长隆不断致力于珍稀动物的保护和繁育,在科研攻关和保育员的辛勤付出下,从最初引进 14 头到如今的 29 头,长隆亚洲象繁育保育水平始终走在国内前沿。今后,长隆会更加注重国际合作、科研互通,促进科研繁育与生物多样性发展。
文:新快报记者 陈璇
图: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