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扬州市交通产业集团所属(控股)江苏润扬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都 2 标项目部工程科科长 姜方伟(疫情发生后,长期驻守项目部,参与驻地村志愿服务)
8 月 13 日,是我在项目部连续工作的第 16 天。此轮疫情发生后,扬州就采取了严格的封控措施。作为一名润扬集团的工程建设人员,我们长期工作在江都区。项目部来往工程协作人员来源复杂,集团在 7 月 28 日要求我们原地驻守,降低跨区交叉感染风险。
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我们看到大批的医务工作者及社区、街道工作人员、志愿者投入到抗疫工作中。我觉得应该要出一份力,作为共产党员,这时候应该站出来。
7 月末,我们主动与驻地江都区仙女镇三荡村联系,成立江都 2 标项目部青年突击队,一共 13 名同事参与三荡村的防疫志愿服务工作。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参与江都区大范围核酸检测工作。我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坐在核酸检测登记台前,录入每一名人员的信息。口罩、头套都要捂得严严实实,汗水流到眼睛里,也不能用手擦拭,只能用力甩甩头。这一刻,我也更深切地体会到医护人员的艰辛,更坚定要为全民抗疫出一份力。
队友的体贴,让我特别感动。那天,我做了两个多小时的信息登记,外围维持秩序的同事主动过来,要跟我换岗,让我脱下防护服,喘口气。大家同心协力,就没有过不了的难关。
除了志愿服务工作,工程项目也在如期推进。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严格执行戴好口罩、统计人员名单、检查苏康码、测核酸 …… 这些防疫工作就是这样琐碎复杂。我和身边的同事都没回家,但没有人有怨言。现场的施工正常运转,每个人都铆足了干劲。
晚间,项目部灯光依然亮着,填写好工作日报,我笑着跟同事说了声 " 明天见 ",便往宿舍方向走去,然而这并不是我一天的最后一项工作。回到宿舍先里里外外的消毒。" 滴滴 " 微信响了,家人跟我视频通话,孩子问我:"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啊?" 我说:" 等疫情结束就回来 ……"" 那你一定要做好防护,别让病毒沾上你啊!" 家人在电话里叮嘱着。
入夜,我躺在床上,回想起志愿服务中,村民的声声致谢,还有家人的叮嘱,心里有种自豪感,这时候能为家乡出一份力,这便挺好。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是钟寅 通讯员 薛梅 刘旭亮 整理
(图片受访对象提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