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兰州新区将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全力抓好 "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 和 " 人物同防 " 防控策略,有力有效超前防范,严把省门 " 第一关 ",为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在认真落实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严格落实 "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 和 " 人物同防 " 工作要求的同时,新区超前做好预案,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 " 四方责任 ",明确职责分工、细化任务举措,做到组织领导、工作机制、人员队伍、经费保障、物资储备 " 五个到位 "。加强统一指挥调度和上下左右的衔接配合,强化信息沟通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兰州新区织密防控体系,加大排摸力度,实施 " 网格化 " 排查,对辖区内所有住户和中高风险地外来人员等进行 " 滚动式 " 摸排,对摸排发现的中高风险地区来新人员落实 " 一人一档 "" 一人一表 ",动态更新人员状态信息,对与已确诊病例人员行动轨迹有重叠、有密切接触或可能接触的人员,逐一落实随访、体温监测、隔离等措施。目前,排摸中高风险区来新区人员 514 人,已全部按照要求进行管控。
强化重点区域管控,通过大数据对来往兰州新区早准备、早安排、早报备、早管控,提前安排专人专车在 " 两站一场 " 等候、走专用通道,设立市州疫情防控接人工作专班,实行 24 小时轮岗值班,确保做到 " 点对点 " 无缝衔接。加强后备医院医护人员定期补充轮换,科学规范做好入境解除隔离人员和国内中高风险区来新红、黄码人员闭环管控,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网格化闭环管理。目前,新区后备医院国内留观点累计管控留观 5089 人,现留观 144 名,代管入境解除隔离人员 119 名。
同时,把防输入、防扩散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深刻吸取禄口机场、郑州六院疫情失管教训,对国际国内航班严格区分,对国外回国人员包机、车辆严格消杀,垃圾进行 " 闭环销毁 "。对新区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 " 地毯式 " 督导检查,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规范,严格落实 " 四早 " 规定,严禁非必要探视,严格一患一陪护,每周对 " 四类人员 " 进行核酸检测。强化医疗机构首诊负责、零报告制度,优化就诊流程,严防院内感染。强化重要环节管控。依托 " 甘肃省冷链食品追溯平台 ",按照 " 企业申报、首站赋码、一码流通、环节倒查、全程追溯 " 模式,实施冷链食品智慧监管,实现流入新区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追溯,建立监测预警联动机制和 " 双采双检 " 预案,每周对冷链运输、冰鲜水产品及经营场所环境、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累计抽检冷链食品、环境及从业人员采样近万份,有效阻断疫情通过冷链食品传播。
通过统筹协调,兰州新区不断强化保障,提升防控能力,及时测算应急物资需求,确保生产不停顿、供应不掉链、市场不断供。目前,已与九州通公司签订 300 万元的应急物资储备协议,提前储备防护用品,确保紧急状态下 3 个月防疫需求。在加强核酸检测能力方面,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加强专业人员配备,建成两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动态储备 30 万人检测的试剂耗材,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具备日检测 10 万人的能力,可满足 " 应检尽检 "" 适时抽检 "" 愿检尽检 " 的疫情防控需求。
兰州新区把疫苗接种作为疫情防控的关键措施,加强供需衔接,精准调配疫苗,确保疫苗供应与接种需求相匹配。紧盯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地区人群接种,通过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点、重点场所上门接种等措施,尽力满足群众接种需求,严格规范管理,健全疫苗运输、储存、接种全过程监管,累计接种 31.28 万剂次," 一老一小 " 接种工作按期开展有序推进,全力筑牢全民免疫安全屏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