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拂,树影婆娑,在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四和田心村,居民们三三两两拿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男女老少边纳凉边聆听老邻居 91 岁高龄的王福老人讲述那段亲身经历的烽火岁月。
" 遇到敌人怕不怕?怕什么!如果遇到敌人,我就将信吞进去,就是牺牲了生命,也一定要完成任务!" 现在这个时代年轻人更要听党话跟党走 , 珍惜现在的好日子,人人坚守,接续奋斗!" 大鹏办事处四和田心村的王福老人饱含深情地说。
经历过战火洗礼的王福,当年仅 14 岁的他以放牛为掩护,为东纵部队送情报。1949 年他参加粤赣湘边纵队飞鸟队,后编入边纵东一支二团飞马队,1952 年调往广州军区暂编二十九团负责训练赴朝鲜参战新兵,同年 12 月复员回家。曾参与《鹏城村志》编撰,为丰富《鹏城村志》的历史文化内涵,积极提供鹏城村的抗日战争故事,撰写的《" 土海军 " 歼敌记》被收录进深圳市史志办编撰的《原粤赣湘边纵队深圳市战友回忆录》。如今,已耄耋之年的王福,身体健硕,退而不休,热衷于弘扬红色精神,传播革命故事,老人不仅能讲述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在大鹏办事处的协助整理下,还可系统讲述大鹏半岛地区的党史。
寒来暑往,老人进机关、去街道、下社区、入学校,每年宣讲 15 次之多,受教育居民达千余人次,大家亲切地称呼他 " 党史爷爷 "。
王福老人生活简朴,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毛巾破了洞老人也舍不得换,但他初心不改、本色不褪,曾积极参与汶川大地震和抗疫捐款,用创作所得的稿费先后为辖区修建了 14 盏太阳能路灯,自掏腰包铺设 40 平方米公共场地的水泥路面、为百姓修建洗衣台、义务种花 ...... 老人的善举同样赢得了身边人的敬仰和尊重。
百姓讲党史是大鹏办事处党史学习教育的又一创新之举,通过身边人讲述自身经历,打通百姓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后 " 一公里 "。东纵老战士变身党史 " 传诵人 ",身边的老邻居变为聆听者,将党史课堂开进街头巷尾,除此之外,还开展了党史线上宣教,通过 " 线上 + 线下 " 同频共振,使党史教育的实践阵地 " 上接天线 "、" 下接地气 ",让党的故事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 通讯员 李若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