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18 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李华强表示,要进一步规范平台企业的经营行为,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规范自主定价行为、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加强与驾驶员之间的沟通协商,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向社会公布。
此话信息量很大。单就 " 抽成比例 " 这一关键词而言,当它和 " 降高 "" 设定上限 " 这样的动词遭遇的刹那,不知道会不会心存一丝羞愧。但可以肯定的是,抽成过高的状况已经宣告结束。以科学的、合理的抽成比例赢得司机和用户的谅解和支持,从而为规范市场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这才是接下来,平台企业该干的事。
这本来天经地义,但实现的过程中却如此波折,如果不是抽成之高损害了平台司机和用户的利益引发社会观感不佳,如果不是政府部门 " 有形的手 " 发力,高抽成的事实也许还将若无其事地保持下去。这真让人感到遗憾。
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初衷是通过搭建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方便,在此基础上赚取合理利润。但平台在 " 做大 " 之后,更倾向于赚取垄断利润。维持过高的抽成比例,就是内在诉求。这就有点变味了。
交通运输部表示,针对个别网约车平台抽成高、随意调价,诱使驾驶员超时劳动、疲劳驾驶等问题,交通运输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推动《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各项举措落地实施,切实保障网约车驾驶员等群体的劳动权益。这一要求,是对出行平台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通盘纠正。
这一指导意见对合规经营提出了明确要求,而无疑,抽成 " 降高 " 是应有之义。当然,平台企业获得抽成后,要用于企业经营成本等方面,这方面的支出也绝非小数目,但很多司机十分辛苦却挣得不多的事实也是明显的。今年 5 月,多部门约谈多个出行平台谈及抽成比例高、分配机制不公开透明、随意调整计价规则等问题,就是对从业人员合法利益的体恤。
抽成如何抽,其实是一门 " 艺术 ",过高过低都不行。在社会上降低抽成呼声很高的情况下,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公开透明,就非常必要了。
设定抽成比例上限是监管部门提出的要求,也是依法推动网约车平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表面上看,降低抽成比例," 牺牲 " 了平台一方利益,但长远看,这样的必要性调节最终 " 反哺 " 平台——一个让从业人员获得感增强、权利状况改善的市场,更活跃、更健康、更有前途,符合所涉各方的利益和期待。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