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的 " 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实现新变化取得新成就 " 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 1 至 7 月,全省累计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 504 亿元,在全国排第 13 位,在西北五省区排第 1 位。
据介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 "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 " 的重要指示精神,省交通厅坚持把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城镇建设、扩大开放相结合,加快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省 14 个市州政府驻地、70 个县区通了高速公路,所有县区政府驻地通了二级以上公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客车和邮路,公路交通在 " 基本适应 " 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据了解," 十三五 " 期间,我省完成公路水路投资 4200 多亿元,是 " 十二五 " 时期的 1.8 倍,创五年交通投资历史新高。公路快速网、干线网和基础网建设加快推进,截至 2020 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 15.6 万公里,在全国排第 18 位。随着今年 7 月上旬平天等 6 条高速公路通车,全省高速(含一级)公路里程突破 6600 公里,在全国排名第 17 位。1.7 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与城乡连接,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 79%,比 " 十二五 " 末提高了 21 个百分点。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 12.49 万公里,在全国排名第 18 位。
" 十三五 " 期间,全省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 7.1 万公里,平均每年建成 1.4 万公里以上,创建 " 四好农村路 " 全国示范县 7 个、省级示范县 22 个,群众实现了 " 出门走硬化路,抬脚上客车 " 的梦想。特别是纳入全国 " 三区三州 " 的甘南、临夏两州和天祝县等民族地区的交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群众对交通基础设施满意度评价超过 99%。习近平总书记曾视察过的元古堆村,从 " 烂泥沟 " 变身 " 美丽乡村 ",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悬崖边 " 的布楞沟村随着公路的完善而迈入 " 幸福庄 ",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今日的黄花滩,从 " 移民村 " 转向 " 产业村 ",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坚实。
尤其是今年以来,省交通厅按照省委省政府 "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 的要求,进一步提振信心、挖掘潜力,1-7 月全省累计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 504 亿元,在全国排第 13 位,在西北五省区排第 1 位。省政府 10 件为民实事之一的 1 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建成 6400 多公里。
" 十四五 " 时期,省交通厅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围绕打造支撑国家战略的枢纽通道新高地、保障人民出行的运输服务新高地、培育融合区域发展的路衍经济产业链的目标定位,努力建设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规划完成交通运输(不含铁路)固定资产投资 5000 亿元,通县高速公路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全省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达到 8000 公里以上,县县通高速目标基本实现;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 85% 以上,普通省道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达比例达到 80%,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全部通硬化路,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好先行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