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8-19
四位医者在医师节吐露心声:那些难忘的瞬间,激励我不断前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魏林玲 记者 任红娟)8 月 19 日,第四个 " 中国医师节 "。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来自南京市第二医院的 60 后、70 后、80 后、90 后医者,请他们谈谈医者初心,讲述从医路上的难忘与感动。

俞海英

1964 年出生,1987 参加工作,肝病科主任医师

因母亲是医务人员,我与医务人员接触较多,医务工作者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尤其是我自己生病后,医生很快就把我给治愈了,所以我认识到这个职业是崇高的,可以解决病人的痛苦,就选择了从医。

△俞海英

从医过程中,让我难忘的是救治的一个年轻女病人。这个患者是肝衰竭。当时我去支农,离开医院一段时间,回病区上班的第一天,病人看到我后,说了一句话:" 俞医生回来了,我有救了。"

一个我从来不认识的病人,如此信任我,让我非常感动。这个病人病情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好转。但家里人认为是她传染给了丈夫,对她颇有怨言,甚至还有了离婚的想法。在给家人做了系统检查,结合病人病史及病毒转阴情况,我给患者及家属做了解释。很快,家人对她的态度好转。病人痊愈后,开心地出院了。病人和家属非常感谢我,我觉得不仅救了一个人,而且保住了一个家庭。

治愈这个病人后,让我认识到,治愈一个病人不仅仅关系到病人的痛苦解除,也对一个家庭,甚至是其后代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好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技,更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刘育凤

1970 年出生,1995 年参加工作,整形美容科主任医师

我当初选择志愿前,对医生这个职业,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认知,只是平时耳濡目染,一些关于医生零碎的认知,觉得医生这个工作不错,就选择了医生。

△刘育凤(右三)

我想,每个从事临床医疗的医护人员,工作到一定年限,都会经历过许多令人难以忘却的事情。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发生在 2002 年。当时我是一名整形外科的主治医师,在一家三甲医院任职。一个周六的早上,我照常去医院查房。其中有一个车祸后的住院病人,因为左下肢的挤压伤,收治在我们病房,病人已经住院 3 周了,生命体征平稳,只是大腿的腹股沟区域仍然存在没有完全愈合的皮肤组织,等下周一可能就要出院。

我例行检查局部的伤口,发现变薄的皮肤表面清晰可见搏动的股动脉,当时我脑海中立马闪出一个念头:动脉会不会破裂?如果破裂那后果不堪设想!常识都知道,这种指头般大小的动脉血管破裂,病人不会有多大疼痛的感觉,但在两分钟内就会使病人出现失血性休克。我立即电话告诉上级医生汇报病情,同时给患者交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局部加压包扎处理,这个时候,我们医疗组加紧准备手术。

半个小时后,病人突然感觉到臀部一阵热乎乎,血管瞬间破裂,血液喷涌而出。护士汇报医生后,我立马冲到病房,用手压住血管破口,此时出血速度减慢。但手指粗的动脉,依靠手的压迫并不能完全阻止出血,只能减慢出血的速度。同时,医护在最短的时间内准备手术,而我一直压住血管直至病人麻醉消毒好,分离好血管,截流,修补血管的裂口,前后一个小时。止住血后,我才感觉到手臂发酸,紧张和劳累让我全身发软。经过治疗后病人安全出院。至今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仍然心有余悸。如果周末我不去查房,如果我没有仔细查看伤口,如果我没有认为血管会破的一念之差,如果 ...... 那就是一条人命。这个案例对我后面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明白了医生责任的重大。

自从学医的那天起,在课堂上汲取着无数老前辈留下的宝贵经验,接受着身边老师的谆谆教诲,可那是书本得来的知识。这一次给我这个当时还年轻的医生上了一课,顿感医者的责任。医生是个神圣的职业,医者仁心。病人找你看病,那是生命的托付,来不得半点的马虎敷衍。只要哪天哪个病人找了你,你就要时时刻刻心系着他,直至他的康复,这就是所谓的医德吧。医德、医风、医术,医德位居三者之首,没有良好的医德情操和医风,你就不能施展你的医术。

在一线工作二十多年的我,经历过的记忆深刻的事情很多,我现在仍然走在医者的路上,最后引用 "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 与大家共勉。

陈杰

1982 年出生,2009 参加工作,结核科主治医师

清楚地记得,二十年前的我在填报志愿时,把所有三项高考志愿,无一例外地填写了医学相关的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放射医学。我对父母说:学医和做医生,是我从小的心愿,我一定要做一名医生。小时候被我打针的洋娃娃,长大后读过的中外医学大神的故事,无一不是激励我填报这些志愿的动力。我希望自己也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一名能为人们解除痛苦、妙手回春的伟大的医生。

△陈杰

八年的医学生生涯结束,当我终于披上洁白的白大衣,真正走上治病救人的工作岗位上时,那种积攒了多年、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觉得我的一腔热情、这么多年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终于可以让我一展身手了。

而事实上,医生每天的工作,是琐碎的、细致的,甚至是不断重复的,需要大量的耐心、细心,没有那些光辉,没有那些激荡人心的惊心动魄,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琐碎和忙碌,不停地接收新病人、查房、沟通解释、下医嘱、办出院、整理病历 …… 曾经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似乎被这些琐碎的工作消磨殆尽。可当面对一个个逐渐好转的病患、一张张感谢的笑脸、一声声感谢的话语时,那种自豪感和骄傲的感觉,慢慢地又回来了,虽然没有想象中像英雄一般的光辉和高大,但对于一名身穿白衣的战士而言,这些已足够慰藉,并鼓舞我一步步走下去。

这个医师节,我很感谢二十年前的我义无反顾地选择这条 " 不归路 ",这路上没有后悔和迟疑,只有一往无前。二十年后的我希望我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把这条路走得更加宽广,希望我能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解除更多人的痛苦,一声感谢一个笑脸就是我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无尽的动力。

任浩

1992 年出生,2018 年参加工作,医师

因为从小时候家里有人是医生,认识的医生叔叔帮我拔牙,护士阿姨帮我打针,一直都觉得很崇敬他们,想成为跟他们一样的人,直到高中毕业填报志愿,便毅然选择了医学专业,立志从医。

△任浩

记得是上研一时候的冬天,我作为值班医生,当天晚上 9 点多的时候,就听到病房走廊尽头有人在呼喊医生。我和同事赶忙冲过去,发现是一个肝硬化病人突发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很多,我们赶紧推来轮椅,帮助病人回到病床上,并立即予以药物止血、补液,申请红细胞纠正贫血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后病人转危为安。

那是我第一次遇到大抢救,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一直记忆犹新。后来,患者出院时给我们送了一面锦旗,那也是我第一次收到锦旗,当时内心充满自豪感,激励着我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的进步,努力成为一名好医生。

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需要注重与患者的沟通,能够耐心的解答患者的问题,缓解患者的焦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